野店聊为一枕谋,五更归梦入乡愁。
溪流清浅舂锄晓,篱落荒凉络纬秋。
【注释】
秋日:即《秋夕》,作者在秋天的傍晚时分所作。野店,指乡村小店。聊为一枕谋,暂且在这里做个梦。五更归梦入乡愁,五更时分回到旅店,梦中回到了故乡。溪流清浅舂锄晓(溪),山涧里的水流清澈见底。舂(chong)锄,春耕用的农具。篱落荒凉络纬秋(篱),篱笆稀疏,无人看守,蟋蟀鸣叫的声音显得格外凄凉凄清。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全诗以“乡愁”为中心,通过描写诗人旅途中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和听到的鸟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此诗前两句写旅途之景,后两句写夜来所感,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诗语言朴实、明快、自然、清新。
首句点明时间,次句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乡愁。“聊为一枕谋”,说诗人借宿在客店中,只求能睡上一觉,便心满意足了。“一枕”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的孤寂无聊,也透露出诗人对旅途生活的厌倦。“五更归梦入乡愁”,五更天归来,梦见故土,醒来却只有乡愁。“入乡愁”,是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乡愁写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在梦中又踏上了归途,却又在五更之时被惊醒。这种表现手法,使乡愁的形象更加鲜明。
三、四两句写景,写诗人在村外山涧边看到的景象。“溪流清浅”、“舂锄晓”,这一句写所见;“篱落荒凉”、“络纬秋”,这一句写所闻。“溪流清浅”照应首句中的“聊为一枕”,暗示诗人昨夜曾在此小憩,而此刻正漫步在清幽的溪边,心情舒畅;“舂锄晓”则与“五更”相呼应,暗示诗人早起耕作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勤劳好客之情;“篱落荒凉”与“聊为一枕”相映衬,进一步表明诗人已久未归,所以感到寂寞凄凉;“络纬秋”则与“归梦入乡愁”相照应,表明诗人因思乡而彻夜难眠,听到秋风中传来的虫鸣之声,倍感孤独凄凉,从而加深了乡愁之感。
可以看出诗人以“乡愁”为中心,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把诗人羁旅他乡的感受写得真切动人。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景象,都与他内心涌动的思乡之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