漈水日夜白,之人信所宜。
隐于陶令酒,甘谢郗诜枝。
江渡月偏满,家庭岁有规。
不知君没后,谁主菊花期。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朱清之,字子真,号霁翁,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其生活经历和内心情感,其中以山水田园为题材的较多。在这句中,“漈水”指的是山间清澈的小溪流,“白”形容水流的明亮如雪;“之人”指代诗人自己,“信所宜”则表示这是适合他的地方,即他最喜爱且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地方。
第二句: 陶令,即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文人,以田园诗著称。《饮酒》二十首是他作品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酒”,在这里可能指他隐居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饮酒来放松心情,陶冶性情。
第三句: “甘谢郗诜枝”,中的“郗诜”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与仙人交往可以长生不老。这句话意味着诗人愿意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像郗诜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
第四句: “江渡月偏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江边渡口观赏着圆月,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自然之美。
第五句: “家庭岁有规”,这里的“家”可能指诗人的家族或家园,而“规”则可能指传统的规矩或者习俗。诗人可能在此表达了自己遵循传统、希望家人和睦相处的愿景。
第六句: “不知君没后,谁主菊花期。”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失去亲人的担忧。诗人可能在询问,在失去了某个重要的人之后,谁来继续维护和庆祝那些美好的节日和传统呢?这里的“菊花期”通常与重阳节有关,象征着长寿和对逝者的追忆。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死亡和传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