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辩鸡三足,曾窥豹两斑。
凤衰歌已过,麟获涕为潸。
妄作南柯郡,间争左角蛮。
梦回无个事,风雨度前山。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巧辩鸡三足,曾窥豹两斑。
注释:
- 巧辩鸡三足:比喻说话巧妙,言辞犀利。
- 曾窥豹两斑:指通过局部观察就下定论,忽略了整体。
赏析:
第一联通过“巧辩”和“曾窥豹两斑”两个比喻,揭示了言辞的片面性和缺乏全局视角的问题。诗人通过这两个生动的典故表达了一种批判的态度,暗示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不应只看到表面现象。
2. 凤衰歌已过,麟获涕为潸。
注释:
- 凤衰歌已过:意指凤凰(吉祥之鸟)衰落,不再高歌;象征某种美好或繁荣的事物已经逝去。
- 麟获涕为潸:指麒麟出现,人们为之哭泣。这里麒麟作为吉祥的象征,其出现往往意味着好运的到来,但此处却带来悲伤。
赏析:
第二联表达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一种是喜悦(凤歌),另一种是悲痛(麟泣)——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和无力挽回的悲情。
3. 妄作南柯郡,间争左角蛮。
注释:
- 妄作南柯郡:形容人做事不脚踏实地,轻率从事,仿佛在梦中一般虚无缥缈。
- 间争左角蛮:指在争斗中采取不正当手段,如争夺权力或位置等。
赏析:
第三联描绘了一幅官场斗争的景象,强调了现实社会中某些人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丑态,反映出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
4. 梦回无个事,风雨度前山。
注释:
- 梦回无个事:形容醒来后一切如梦初醒,无事发生。
- 风雨度前山:比喻经历困难或挫折,依然能够坚持前行。
赏析:
最后一句诗以“风雨”作喻,既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挑战,也展现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气。它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不断前行。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动物以及自然现象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道德沦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通过使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诗歌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