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先生席,铿然鼓瑟希。
功名窗纸薄,声色路尘微。
大礼无通问,清谈浪解围。
党人狂斐甚,犹有咏雩归。

【注释】

列女传: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晏子所著。晏子曾问孔子:“《诗经》中哪些篇章是写妇女的事?”孔子回答:“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晏子曰:“此乃《诗经·周南·关雎》之篇也。此诗以关雎起兴: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序云:‘《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一避先生席,铿然鼓瑟希(yī bì)

先生:老师。

铿(kēng):敲击声。

鼓瑟希:指弹奏瑟的声音渐渐停止。这里用“希”形容声音细微。

功名窗纸薄,声色路尘微(míng gōng chuāng zhǐ hòu)

功名:指功名利禄。

窗纸:比喻学问浅薄。

声色:指音乐和女色等诱惑人心的物事。

路尘:路上的尘土,比喻世俗的名利。

大礼无通问,清谈浪解围(dà lǐ wú tōng wèn,qīng tán làng jiě wéi)

大礼:指重大的礼节。

通问:互相问候。这里指互通有无。

清谈:高妙的言论。

浪解围:即随意解围,指随随便便地应付了事。

党人狂斐甚(dǎng rén kuáng fěi shèn)

党人:指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

狂斐:狂妄浮躁。

犹有咏雩归(yóu)

咏雩:古代一种祭祀求雨的仪式。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读《列女传》时的感受。首句写听琴,次句写弹琴,第三句写对《列女传》的评价,第四句写对当时世态的看法。全诗虽短,却有深意。

第一句“一避先生席,铿然鼓瑟希”,诗人坐在先生旁边,静静地聆听先生的教诲,忽然听到先生停止了弹琴,他感到奇怪。“一避先生席,铿然鼓瑟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刚想上前询问原因,突然听到先生停止了演奏,他感到很惊讶,因为先生平时一直都很勤奋地练习弹琴。

第二句“功名窗纸薄”,诗人感慨自己的功名之路艰难坎坷,如同一张薄薄的窗户纸一样脆弱易破。这里的“功名”一词,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功名心和追求。他感叹自己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就像一张薄薄的窗户纸一样脆弱易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看到别人的功名道路都是如此的艰难险阻,不禁心生感慨。

第三句“声色路尘微”,诗人看到那些追求声色的人,他们的追求只是短暂的快乐和满足,而这种满足只是一时的幻象,很快就会消失,就如同路上的尘土一样微不足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看到那些追求声色的人,他们虽然暂时得到了满足,但是最终都会消失,就像路上的尘土一样微不足道。

第四句“大礼无通问,清谈浪解围”,诗人感叹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变得浮躁,人们不再重视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而是热衷于追求虚名和利益。他看到那些追求虚名和利益的人,他们的行为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空虚和无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感叹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变得浮躁,人们不再重视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而是热衷于追求虚名和利益。

最后一句“党人狂斐甚,犹有咏雩归”,诗人感叹那些追求声色的人虽然暂时得到了满足,但是最终都会消失,就像路上的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同时他也感叹那些真正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坚定,他们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感叹那些追求声色的人虽然暂时得到了满足,但是最终都会消失,就像路上的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同时他也感叹那些真正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坚定,他们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这首诗通过对读书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他对当前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忧虑。同时他也鼓励人们要坚守内心的纯洁和坚定,不要轻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