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浃雨银花,山林尽绮罗。
东风云气减,南纪日光和。
皓皓污应易,涓涓滴转多。
冰生又冰释,天道竟如何。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多思、多记,多积累一些名句,同时要结合语境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旬浃雨银花,山林尽绮罗”的意思是:旬浃雨下,像银花般绚烂,山林也变得五彩缤纷。“东风云气减,南纪日光和”的意思是:东风渐弱,云气消褪,南方的阳光明媚。

“皓皓污应易,涓涓滴转多”的意思是:晶莹洁白的冰层应该容易消融,细水长流的水滴却会越来越多。“冰生又冰释,天道竟如何”的意思是:冰层生成了又消融了,天意究竟是怎样安排的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变化无常、难以捉摸的感叹。

【答案】

旬浃雨银花,山林尽绮罗(旬浃:十天)

东风云气减,南纪日光和(南纪:指南方)

皓皓污应易,涓涓滴转多(皓皓:晶莹洁白)

冰生又冰释,天道竟如何(冰生、冰释:指冰雪融化;天道:指自然的规律)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冬末春初的景色。旬浃,十日。旬浃之雨,如银花飞坠,使山林变得色彩斑斓。“绮罗”,这里指绚丽的颜色。诗人以绮罗喻林海雪原,形象地描绘了冬去春来时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后四句抒写诗人对自然变化无常的感受。“风”与“云”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诗人从“风”入手,描写了春天来临,风力减弱的情景。接着写天气转暖,云气消散。最后以“南纪”,即指南方,暗示气候已转暖。“光”,通“阳”。这几句诗通过对春风和煦、云开日暖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