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止危亭欲暮春,湖山江外翠眉颦。
鸟啼夕月清歌扇,花发荒原闹舞裀。
吴老洞迷青草暗,陶公宅古绿萝新。
怀归何日成归计,不忿端居作主人。

艮止亭即事

艮止危亭欲暮春,湖山江外翠眉颦。

鸟啼夕月清歌扇,花发荒原闹舞裀。

吴老洞迷青草暗,陶公宅古绿萝新。

怀归何日成归计,不忿端居作主人。

注释:

  1. 艮止危亭欲暮春:指艮止亭这座危险而破旧的亭子,在暮春时节即将倒塌。
  2. 湖山江外翠眉颦:形容山和江的景色如同美人的眉头般美丽却带有些许愁思。
  3. 鸟啼夕月清歌扇:描述鸟儿在黄昏时分鸣叫,月光下有人用扇子轻轻拍打着。
  4. 花发荒原闹舞裀:指春天来临,荒废之地上开满了鲜花,仿佛有舞者在上面翩翩起舞。
  5. 吴老洞迷青草暗:形容古老的洞口被青草覆盖,显得有些阴暗不明。
  6. 陶公宅古绿萝新:陶渊明的家宅,虽然古老,但周围生长着新鲜的绿萝植物。
  7. 怀归何日成归计,不忿端居作主人:表达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不愿意仅仅满足于作为主人的地位,而是想要回归故土、重归田园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及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首句“艮止危亭欲暮春”就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了一个将逝的季节和即将到来的危险。接着,“湖山江外翠眉颦”运用比喻,将远处的山和江比作含泪的美人,增添了诗意与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诗句“鸟啼夕月清歌扇,花发荒原闹舞裀”,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热闹的氛围。诗人不仅捕捉到了自然景观的细节,还巧妙地融入了人文元素,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诗的后半部分,“吴老洞迷青草暗,陶公宅古绿萝新”,则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描绘,通过对古老遗址与新生植物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读者对于时间变迁的思考。

最后一句“怀归何日成归计,不忿端居作主人”,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归乡的渴望与不满现状的心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之美的独到见解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