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巾自责为儿非,叱驭辞舟识洞微。
不辨盗金缘重义,危言撩虎自知几。
惠沾神物能通梦,节感乡闾忆葬衣。
今见我公公又往,后生学古欲俦依。

【诗句】

脱巾自责为儿非,叱驭辞舟识洞微。

不辨盗金缘重义,危言撩虎自知几。

惠沾神物能通梦,节感乡闾忆葬衣。

今见我公公又往,后生学古欲俦依。

【译文】
脱下帽子自责为儿子感到羞愧,驱马驾车离去懂得洞悉细微的道理。
不能分辨偷金的行为是因重义,危险的言论撩拨了老虎而自知有几斤几两。
神祇恩泽能让人通达梦境,节操感动乡里邻里怀念安葬的衣服。
如今我看到公公再次前往,后辈学习古人希望效仿追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的缅怀与哀悼之情。诗中通过对逝者生前行为的描写,展现了其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

首句“脱巾自责为儿非”,意为脱去帽子自责为儿子感到羞愧。这句表达了逝者对自己儿子的愧疚之情,可能是因为儿子犯了错误或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这种自责之情体现了逝者对家庭的关心和责任感,也反映了他们作为长辈的威严和威严。

第二句“叱驭辞舟识洞微”,意为驱马驾车离去懂得洞悉细微的道理。这句描述了逝者在离去前对事物的深刻理解。这可能意味着逝者在生前经历了某种困境、挫折或挑战,但他能够洞察其中的细节和真相,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智慧和洞察力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第三四两句“不辨盗金缘重义,危言撩虎自知几”,“惠沾神物能通梦”,意为不能分辨偷金的行为是因重义,危险的言论撩拨了老虎而自知有几斤几两。这句表达了逝者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他认为偷金是不道德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重义。同时,他强调了危险言论可能会撩拨老虎而导致危险,因此需要自知其有几斤几两。

第五六两句“惠沾神物能通梦,节感乡闾忆葬衣”,意为神祇恩泽能让人通达梦境,节操感动乡里邻里怀念安葬的衣服。这两行诗通过描绘神祇恩泽和节操感动乡里邻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他们认为逝者的神性恩泽和高尚品德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和限制,成为人们心中的永恒记忆。

最后两句“今见我公公又往,后生学古欲俦依”,意为如今我看到公公再次前往,后辈学习古人希望效仿追随。这里的“公”指的是逝者,即他的父亲。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文化传承的理念。人们希望通过学习和模仿逝者的优秀品质,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描写,展现了他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质。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