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嘉木斧斤摧,竹路凄凉孰不哀。
高论每闻前席听,谠言曾欲挽裾回。
膏销果见龚生夭,刍奠空悲徐孺来。
儒效俗传今若此,苍苍福善竟悠哉。
【注释】
嘉木:好的木材,比喻贤才。
高论:高明的议论。
龚生:指东汉龚胜,字伯盛,王莽时为郡守,光武帝时以病辞官,后被诬告谋反而被杀。
徐孺:指东晋人徐稚(字孺子),隐居不仕,年七十三岁去世。
膏销果见:用典,出自《史记·汲郑列传》:“天子闻之,下廷尉治。”
刍奠:用典,出自《史记·汲郑列传》:“天子闻之,下廷尉治。”
儒效俗传今若此:用典,出自《史记·汲郑列传》:“天子闻之,下廷尉治。”
苍苍:苍天。
福善:福气。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薛艮斋的诗。首联“眼看嘉木斧斤摧,竹路凄凉孰不哀”,是说看着好木已被砍伐,竹林路上一片荒凉,谁不为之悲哀呢?诗人以“嘉木”喻贤才,以“斧斤”比暴吏,以“竹路”比仕途。第二联“高论每闻前席听,谠言曾欲挽裾回”,是说每次听到高谈阔论,都曾想上前拉住他衣袖劝他回头;第三联“膏销果见龚生夭,刍奠空悲徐孺来”,是说龚胜果然英年早逝,徐稚也空怀一腔悲愤而终。第四联“儒效俗传今若此,苍苍福善竟悠悠”,是说如今的官场儒效俗传,贤者遭祸,恶者得志,苍天有眼却依然如此。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