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强解事,刚不信神仙。
所作古意诗,甘心玉井莲。
沈疴痊不见,险绝恸虚传。
赖得华阴令,聱书言岂然。

注释:

退之强解事,刚不信神仙。

退之:指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他曾经写《天说》一文,主张自然法则,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存在,反对迷信。这里用他的名号来讥讽那些迷信神仙的人。

所作古意诗,甘心玉井莲。

作古意诗:写一些古代的诗意诗篇。

甘心:心甘情愿。这里用来反语,是说这些人不愿意去做。

玉井莲:一种珍贵的花卉,常用以比喻高洁的品质。

沈疴痊不见,险绝恸虚传。

沈疴:长期的疾病。

痊见:病愈。

险绝:极其危险,没有希望。

恸虚传:悲痛地传说。

赖得华阴令,聱书言岂然。

华阴令:华阴县令,即张景宪。

聱(gōu)书:书信。

岂然:表示不相信的语气,犹云“难道会这样吗?”。

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古诗,题为《读书三首》,其中“寄景望春秋”可能是其中的一首诗的题目。这首诗通过讽刺那些迷信神仙的人们,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人生态度。

首句“退之强解事,刚不信神仙。”直接点题,指出那些迷信神仙的人是强解事、刚不信神仙的人。柳宗元在《天说》这篇文章中曾批判过当时流行的神仙观念,认为这是一种无稽之谈。因此这里的“退之”是指柳宗元自己。

次句“所作古意诗,甘心玉井莲。”则表明了柳宗元对这种迷信的态度,他认为人们应该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物。这里用“玉井莲”作为比喻,暗示了这种虚无缥缈的事物的价值并不如真实的东西高。

第三句“沈疴痊不见,险绝恸虚传。”则是对那些迷信者的真实处境的描述,他们因为长期生病而无法痊愈,只能悲痛地传言他们的病情已经达到了极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两句诗表达了柳宗元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尾句“赖得华阴令,聱书言岂然。”则是一个转折,表示尽管有些人不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事物是真的,但是还有一些人却相信并为之付出了努力。这里的“华阴令”可能指的是张景宪,他在任职期间曾写过一封信给柳宗元,信中提到了他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以及他对此的看法,但柳宗元并没有完全同意他的观点。

这首诗通过讽刺那些迷信神仙的人们,表达了柳宗元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