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重九客他州,少泊槠田古渡头。
人向饮中言我乐,谁知笑里是吾愁。
黄华可忍抛三径,白发犹堪柰几秋。
今日登高无处所,一樽携上枕江楼。

【诗句解释】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槠洲:水名,源出江西修水县,流经湖南、广东,在广州市东汇入珠江。舟中:在船上。

几年:几年来。重九客他州:每年重阳节都在他乡做客。少泊:稍停。槠田古渡头:即槠田渡口,在今江西省修水县境内,是古代的渡口,因槠木树荫而命名。

人向:人们向谁。言我乐:说我快乐。

黄华:指菊花,古人有“采菊东篱下”之句。三径:三国时陶潜《归田园居》诗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后人取其意境称“三径”。

白发犹堪奈几秋:头发已白,尚可忍受几个秋天?奈:无奈。几秋:几个秋天。

登高无处所:登高作诗没有地方去,无处可登。

一樽携上枕江楼:用一杯酒提着登上江边的楼。

【译文】

几年来每年都在外地作客,只在槠田的古渡头上稍事停留。

人们向我诉说快乐,谁知我的心里却是愁苦。

菊花可以忍心抛却,三径虽然荒凉但还可以忍受,白发虽然已到暮年,还经得起几个秋天的折磨。

今天登上高山却没有地方可以去,只好带着一樽酒,带上枕头,登上江边的高楼。

【赏析】

这首七绝以重阳节为主题,抒发诗人对重阳节的感受和情怀,表达诗人的孤寂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

首句开门见山,说这几年来每年都在异地过重阳节,只在槠田的古渡头上稍事停留。这句中的“几年”一词,既表明了时间的长短,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接着,诗人以“人向饮中言我乐”一句,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这里的“饮中”,是指酒中;“言我乐”,就是表示自己的快乐。然而,诗人并没有因为自己快乐而满足,而是感到更加的孤独、无助。所以,他接着又以“谁知笑里是吾愁”一句,将这种情绪表达得更加深沉。这里的“愁”字,不仅代表了诗人的孤独、无助,还代表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感慨。他说:“菊花可以忍心抛却,三径虽然荒凉但还可以忍受,白发虽然已到暮年,还经得起几个秋天的折磨。”这几句诗中,诗人以菊花、三径、白发等元素,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菊花代表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三径则是诗人心中的故乡的象征;白发则代表了岁月的痕迹,也代表了诗人的孤独、无助。这些元素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刻、感人。

最后一联,诗人再次表达自己的孤寂之情。他说:“今日登高无处可去,只好带着一樽酒,带上枕头,登上江边的高楼。”这里的“登高”一词,既是诗人的活动,也是诗人情感的一种表达。而“无处可去”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无助。最后一句“一樽携上枕江楼”,则将这种情绪推向了高潮。在这里,诗人通过“一樽携上枕江楼”这一动作,将自己深深地融入到了江楼之中,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孤寂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