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帘云栋重寻处,青红半空飞去。槛影侵鸥,檐光送雁,摇荡秋容千里。歌珠舞翠。怎禁得无情,一江流水。可是西山,半眉新绿向人觑。
千年留下胜赏,尽登临无限,须付才思。坏堞闲愁,危樯往恨,欲拍阑干无路。新碑旧记。更今古匆匆,一番兴废。立尽斜阳,共谁评半语。

齐天乐·题滕王阁

【注释】
雨帘:指雨帘,形容雨大。云栋:指云彩般的楼阁的屋檐。青红:青绿色和红色。半空飞去:指鸟儿在天空飞翔。槛影:栏杆的影子。侵鸥:像鸥鸟那样靠近栏杆。檐光:房檐上射下的光线。摇荡:摇曳动荡。歌珠舞翠:歌舞时像珍珠、翡翠一样灿烂。怎禁得:怎能经得起。无情:冷酷无情。一江流水:指长江之水。西山:指西面的山。新绿:刚长出来的嫩绿的树木或植物。须付才思:必须用才思来表达。坏堞:倒塌的城墙。闲愁:悠闲的愁绪。危樯:高悬的桅杆。阑干:栏杆。今古:现在古代。匆匆:匆忙的样子。新碑旧记:新的碑文和旧的记载。更:更加。今古:古今。兴废:兴盛与衰亡。立尽斜阳:直到夕阳西下。评半语:评论几句话。

译文
雨帘和云朵一样的楼阁,重又出现在寻处,青绿色的树叶和红色的花朵,在半空中飞舞。栏杆的影子接近了海鸥,房檐上的光线送走了大雁,使得秋意更加浓厚。歌声和舞蹈比珍珠和翠鸟还要灿烂。可是无情的水,怎么能经得起这滔滔江水流?西山上刚刚长出的嫩绿色,好像在偷偷地望着我。
千年的胜景留下,登临欣赏无限风光,必须要有才华和思想。废弃的城垣充满悠闲的忧愁,高高的桅杆充满了往昔的恨事,想要击拍栏杆却没有路可走。新的碑文和旧的记载,更增添了古今兴废之感。站在落日的余晖中,和谁评说几句呢?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乾道七年(1171)所作,当时他正在江西任内,登上滕王阁后写下此词。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为赣江东岸的一座著名建筑,原为唐初大臣李元婴的都督府,因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宴请文士而得名滕王阁,故亦称滕王阁。
上片写登高所见,起句写登高所见之景。“雨帘”、“云栋”两句,既写出滕王阁的高阔宏伟,也渲染出登高望远时雨雾蒙蒙的氛围;“槛影”、“檐光”两句,既写出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观,也暗示出此时正是秋天,天气阴沉欲雨。“歌珠舞翠”四句,写滕王阁中的歌舞盛况,表现了作者对滕王阁歌舞盛况的赞美之情。然而歌舞终归会结束,“怎禁得”二句,笔锋一转,由歌舞转入议论,指出歌舞终会结束,而滕王阁的壮丽景观将永存世间。
下片写作者对滕王阁的感受以及对此情此景的思考。“坏堞”三句,写作者对滕王阁废墟的感伤之情,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新碑旧记”三句,既写出了滕王阁的兴废变迁,又写出了作者对此的看法;“立尽斜阳”三句,既写出了作者对滕王阁残破之景的感叹之情,也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共谁评半语”三句,既表明了作者对滕王阁的评价,又表明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全词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