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髯照四坐,宛是商颜来。
舟移一水远,楼对群峰开。
谈笑尽永日,声利轻浮埃。
既同剡溪往,亦类稽山回。
【解析】
此诗题中“子华”指王令,“太素”是王令的号。王令(1027—1079)字逢原,一字逢原父,世称“王先生”,北宋中期诗人、词人。他一生穷愁潦倒,多次应举不第,曾隐居太白山。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当时王令在太白山(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隐居,和子华(王令之弟)一同泛舟游览,写下了这首《咏太白山》诗。
首句“霜髯照四坐,宛是商颜来。”霜髯,即白发。四坐,即四周的人。商颜,即商容,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受秦孝公重用,为政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商鞅本人也功成名就。商鞅的变法,使秦国由弱而强,成为七雄之一。商鞅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以利于推行法家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因此,商鞅被尊称为“商侯”。
颔联“舟移一水远,楼对群峰开”。“舟移”是指船行过长河,“群峰开”是指远处山峰耸立。这两句写出了作者乘坐船只行进在长江之上的情景。长江流经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份,自三峡开始,江面逐渐开阔,两岸群山起伏,江水奔流。
颈联“谈笑尽永日,声利轻浮埃。”“谈笑”是说谈笑风生,终日不绝。永日,即整天。浮埃,飘荡在空气中的尘土。这两句的意思是:整天与朋友畅谈笑语不断,把名利看得十分淡薄。
尾联“既同剡溪往,亦类稽山回。”“剡溪”,即剡溪水,位于浙江绍兴市嵊州市境内。“稽山”,即箕山,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境内,箕星是二十八宿中的一颗星名,古人认为箕星所在之地便是嵩山。这两句意思是:我和你一起到剡溪去游玩,也像嵇康那样回到故里来休息。
【答案】
霜髯照四坐宛是商颜来舟移一水远楼对群峰开谈笑尽永日声利轻浮埃既同剡溪往亦类稽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