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池旋涨西山雨,密竹频惊北户风。
垂箔屡销檀炷紫,出门时看杏梢红。
酒成岂见甘而坏,花在须知色即空。
只怪雕章今日至,不知清醉昨宵同。
【注释】
平池旋涨西山雨:池水突然涨起来,好像是西山的雨下到池中了。
密竹频惊北户风:密密层层的竹子不断地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惊吓着从北边来的狂风。
垂箔屡销檀炷紫:用布帘子遮住门户,檀香炉里的香烟缭绕升起紫色的烟。
出门时看杏梢红:我一走出门时,看见杏花树枝上挂着红色的杏花。
酒成岂见甘而坏:酒酿好了,难道是因为它甘甜才会坏的吗?
花在须知色即空:花儿既然存在,知道它的颜色也是虚幻的。
雕章今日至,不知清醉昨宵同:精美的文章今天来到,不知道昨夜醉酒的情景与今天的宴饮是一样的。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友人宴饮的观感。首联写景,次联写情,最后两句写事。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清新。
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雨后景色的画面。“西山”点时令。“雨”、“风”,都是自然物象,又兼有季节、节候特征。“西山雨”与“北户风”,一个来自西,一个来自北,构成对仗工整的句子。“雨”,本指云中的水滴,也指地面上的水。这里指地上的水。“山雨”,指春雨。“西山雨”即指春雨。“北户风”即指春风。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竞放,所以诗人说:“垂箔屡销檀炷紫。”“垂箔”,即垂帐,用布帘遮挡住。“檀炷”,即檀木做的柱,用来点燃香料或灯烛。“紫”指香气浓重而浓烈。“频频”,即多次地、再三地,表示动作的频繁。“北户”就是正北方向的房间或门。“北户风”,即春风。春风常常吹动着窗帘,使布帘被风吹得飘起来,所以诗人看到布帘飘荡的样子。“频频”二字写出了窗帘被风吹动的次数之多。这句的意思是:布帘被风吹得飘飘荡荡的,好像要飘进房内,所以诗人看到布帘不断飘动的样子。这里的“频”字写出了诗人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
第三联写宴饮之情。“出门时看杏梢红”,是说当诗人走出房门时,看到门外树上的杏花已经开满了枝头。“杏梢”,指树梢上新生的枝叶,也就是未长成的枝条。“红”,是颜色,不是红色的东西也可以叫红。这里的“红”,是指花色鲜红的意思。诗人走出门去,看到的是满树鲜红的花朵;他离开宴会,看到的却是满屋清香的烟雾。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人们刚刚走出房门时,就可以看到外面满树的红花;可是他们刚走不久,就发现屋里充满了清香的烟雾。这里的“时看”和“出门时看”,意思相同,都是说刚看到外面的满树红花,转眼间就发现屋内充满了花香。“时看”比“出门时看”多了一个“时”字,多了一层时间上的间隔,更强调了时间上的迅速。
第四联写宴饮之乐。“酒成岂见甘而坏”,意思是:酒酿成了,难道会因为甜而坏掉吗?这里的“甘”是甘美的意思,“坏”,是坏掉的意思。“岂见”,即难道能见到吗?诗人说:“难道酒能因为甘美就不坏呢?”这里的“坏”是指变味,变坏了。“甘”是甘美的滋味,“坏”是坏掉的味道。诗人说:“难道甘美的滋味就会坏掉吗?”这是说酒不会因为甘美而坏掉。诗人认为,酒酿成了就不会坏掉,所以这里用了反问句。“甘”在这里是个双关语。一方面指酒的滋味甘甜,另一方面则指酒的香味甘美。“岂见”二字写出了诗人对于酒的怀疑和否定。诗人不相信酒会因为甘美而坏掉,所以他用了反问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花在须知色即空”一句,是说花儿虽然存在,但是颜色又是虚幻的。这两句的意思是:花儿既然能够存在,就应该知道它的颜色也是虚幻的。这里的“在”字,指的是存在的意思,“知”,是知晓的意思;“色即空”,就是颜色就是虚幻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花儿既然能够存在,就应该知道它的颜色是虚幻的。诗人把花儿的存在和颜色都看成是虚幻的,认为花儿的存在是因为颜色,而颜色的虚幻性又是因为花儿的存在。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事物的看法,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
最后两句写宴饮之事。“只怪雕章今日至”,意思是:只觉得现在的文辞华丽到了极点。“雕章”,指修饰文辞的文章或文章的风格。“今”,指现在。“只怪”,就是只感到奇怪。这两句的意思是:只觉得现在的文辞华丽到了极点。“昨日宵”,指昨夜的宴饮。“同”,就是一起、一同的意思。“昨日宵”,就是昨夜一起喝酒的时候。“雕章”和“昨日宵”两个词语,都写出了宴饮的情况。诗人感叹说:只感到现在的文辞华丽到了极点,昨天一起喝酒的时候却没有什么华丽的文辞。诗人对于宴饮的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现在的文辞华丽到了极点;另一方面却认为昨天一起喝酒的时候没有华丽的文辞。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文辞的看法和认识,既有对华丽的文辞的欣赏,也有对华丽文辞的不认可。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次春日的宴饮。宴饮开始时,诗人站在院子里观看雨后景色。院中一片新绿,池面积水成洼,雨水顺着瓦沟流进院子,滋润了庭院里的一切;一阵风吹过,竹林摇响了沙沙声,好似在向人打招呼、致谢意。随着宴饮的进行,宴席上燃起了檀香,香烟缭绕升起紫色的烟。这时,诗人走出房间,看到了窗外盛开的桃花。正当诗人欣赏着窗外美景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朋友来访。于是诗人走出门外迎接朋友的到来。在宴饮过程中,诗人看到桌上摆放的是美酒佳肴,大家欢歌笑语,畅饮痛饮。酒兴正浓之际,忽然传来了客人离去的消息,诗人不禁感到惆怅和失落。宴会结束后,诗人独自坐在房间里回忆刚才的聚会,想到刚才宴饮时大家畅饮痛饮的情景,不由得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