囷廪无盖藏,何以活鳏𡞦。
我曾不足恤,方以口腹营。
念始昔从学,潜心于六经。
颇知圣人道,要在及苍生。
胡为取自足,而不惟其赢。
顽然度岁月,如蛙守坳泓。
中而复自思,此其义所宁。
圣朝盛搜拔,列位罗群英。
晨兴朝国门,冠盖多于星。
呈材必夔稷,抗议皆颠闳。
双凫与乘雁,未足关重轻。
奈何不自量,欲以愚自呈。
退之亦有云,其犹进狶苓。
不如且饮酒,兹事未易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注释:
- 诗句:”囷廪无盖藏,何以活鳏𡞦”
- 注释:粮仓没有盖子来保护,我们该如何养活那些鳏寡孤独的人呢?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关切,粮食仓库没有盖子,无法储存粮食,使得人们无法得到充足的食物。鳏寡孤独的人们因为没有食物而生活困苦,这是社会底层民众面临的现实问题。
- 诗句:”我曾不足恤,方以口腹营”
- 注释:我曾经不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但现在我意识到,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口腹之欲是不够的。
- 赏析:这反映了诗人从个人利益到社会责任的转变。诗人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不再局限于个人的衣食需求。
- 诗句:”念始昔从学,潜心于六经”
- 注释:回想起当初学习的时候,我专心致志地研究了六经等经典著作。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经典的重视。他认为学习经典知识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 诗句:”颇知圣人道,要在及苍生”
- 注释:我知道圣人的思想和道理,关键在于如何应用这些思想来造福苍生。
- 赏析:诗人强调了实践和应用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将圣人的道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帮助到广大的人民群众。
- 诗句:”胡为取自足,而不惟其赢”
- 注释:为什么要满足于自己的小成就,而不是追求更高的境界?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目标的思考。他批评一些人只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认为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成就。
- 诗句:”顽然度岁月,如蛙守坳泓”
- 注释:岁月无情地流逝,就像蛙儿守着深水坑一样无所作为。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他认为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而自己却无所作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的流逝。
- 诗句:”中而复自思,此其义所宁”
- 注释:在反思中,他明白了这种生活状态是不合适的。
-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诗人经过反思后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存在问题,需要调整心态和行为方式。
- 诗句:”圣朝盛搜拔,列位罗群英”
- 注释:在圣明的时代里,选拔人才、提拔英才的机会很多。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盛世时代的美好憧憬。他认为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 诗句:”晨兴朝国门,冠盖多于星”
- 注释:每天早晨起来迎接国家的召唤,官员们的车马众多,犹如天上的星星一般。
- 赏析: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朝廷官员的繁忙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清晨的朝气和官员们忙碌的身影,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 诗句:”呈材必夔稷,抗议皆颠闳”
- 注释:他们(指朝廷官员)推荐人才时必定要提到夔和稷,表达的言辞都是那么高远宏阔。
-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朝廷官员们在推荐人才时表现出的高远眼光和卓越才干。他们能够发现并推荐出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诗句:”双凫与乘雁,未足关重轻”
- 注释:就像两只野鸭与一群大雁一起飞行,但它们的重量还不足以让整个队伍感到重量。
- 赏析:这句诗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轻浮浅薄行为的批判。他认为这些人虽然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但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却不够稳重和踏实,不能给人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和影响。
- 诗句:”奈何不自量,欲以愚自呈”
- 注释:为什么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斤两,反而想要用愚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呢?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某些人自以为是、盲目自信的批评。他认为这些人不懂得自我评估,却想要通过愚蠢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种行为是可笑且不可取的。
- 诗句:”退之亦有云,其犹进狶苓”
- 注释:唐朝诗人孟郊曾说:“其犹进狶苓。”意思是说,就像把猪苓当作人参送给别人一样,这是不合适的。
- 赏析:这句诗引用了唐朝诗人孟郊的名言来批评那些自以为是、盲目自信的人。孟郊认为,不应该把不重要的东西当作重要的东西送出去,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批评。
- 诗句:”不如且饮酒,兹事未易评”
- 注释:与其这样,不如坐下来喝酒,这些事情难以评价。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事情难以评价的态度。他认为有些事情复杂多变,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因此,他选择放下思考,享受当下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