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不雪天子忧,既祷乃降惟神休。
人间半夜天地白,灵泽一洒万汇周。
乃知天人相响影,自古王者重修省。
登贤黜邪朝序清,锄奸戮妖海波静。
群公不劳岁奔走,四时不干雨旸正。

《和圣俞喜雪》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作品。

译文:
冬日严寒不下雪,天子担忧百姓苦。祈祷之后降下雪,神灵保佑天下安。
人们半夜时天地一片白,雪花飘洒滋润万物。方知天人相互感应,自古帝王都重视修养。
提拔贤能黜退邪恶,朝廷清明无奸佞。锄除奸邪平息骚乱,海波平静风平浪静。
群官不劳年岁奔走,四季风雨阳光正。

注释:

  • 穷冬(qióng dōng):指冬天的末尾,即冬至后至春分前这段时间。
  • 天子忧(zhòng yí):皇帝也担心。
  • 祷(dǎo):祈求神明赐福。
  • 灵泽(líng zé):神灵赐予的恩泽或雨水。
  • 万汇周(zhōu):万物周而复始。
  • 乃知(nǐ zhī):才知道。
  • 天人相响影(tiān rén xiāng xiàng yǐng):自然界的变化与人间事务相互影响。
  • 王者(wángzhǔ):君主、国王。
  • 登贤黜邪(dēng xián chù yé):提拔贤才,贬斥奸邪之辈。
  • 朝序清(cháo xù qīng):政令清明有秩序。
  • 锄奸戮妖(chú jiān lù yāo):铲除奸恶,消灭邪恶。
  • 四时(sì shí):一年四季。
  • 四时不干雨旸正(sì shí bù gān yǔ yang zhèng):四季气候不极端,适宜农作物生长。

赏析:
《和圣俞喜雪》是苏舜钦在元丰六年(1083)春天所作,当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季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雪天的欢喜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诗中开头两句“穷冬不雪天子忧,既祷乃降惟神休”,描述了冬季不降雪让皇上忧虑,经过祈祷后雪终于降临,希望神灵能够保佑天下安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心。

接下来的四句“人间半夜天地白,灵泽一洒万汇周”描绘了雪后的宁静景象,雪花覆盖了整个大地,使天地变得洁白一片,同时滋润万物,使得万物得以恢复生机。这里的“灵泽”指的是上天的恩泽,寓意着上天对人间的关怀和庇护。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于天人感应现象的感慨:“乃知天人相响影,自古王者重修省。”这里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历史上的君王们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

最后四句“登贤黜邪朝序清,锄奸戮妖海波静”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理想政治状态。他希望通过提拔贤能、贬斥奸邪来维护朝廷秩序的清明;同时铲除奸邪,使海波平静,展现出一种理想的政治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以及对于治国理念的思考,展现了苏舜钦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深切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