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置酒冬之严,庶羞罗列穷脆甘。有馈奇味众莫觇,久秘不出须宾酣。
红炉炽炭发其钳,金钟一引连四三。满坐诧美欢笑谈,肯复重顾蛏与蚶。
京都贵人粱肉厌,远致异物无微纤。骈珍错怪百类兼,何久遗此不得参。
乃知物用有远。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九年(西元八〇四年)冬,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

第一、二句:“翰林置酒冬之严,庶羞罗列穷脆甘。” 翰林院在长安,冬天寒冷,皇帝要设宴招待群臣,所以诗人被召去作陪。他看到满桌的山珍海味,真是美不胜收。这里的“严”字写出了冬日严寒,而“庶羞”则是指各种美味佳肴。

第三、四句:“有馈奇味众莫觇,久秘不出须宾酣。” 这些美食虽然珍贵,但却不轻易让人品尝,需要等到客人喝足了酒才拿出来,以助兴。这里的“觇”是指窥视,“宾酣”指的是宾客畅饮。

第五、六、七、八句:“红炉炽炭发其钳,金钟一引连四三。满坐诧美欢笑谈,肯复重顾蛏与蚶。”“钳”在这里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菜肴的味道鲜美可口。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人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欢声笑语地交谈着。然而,诗人并没有忘记他的本职工作,即创作诗歌。这里的“肯复重顾蛏与蚶”意味着诗人不会因为美食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第九、十、十一、十二句:“京都贵人粱肉厌,远致异物无微纤。骈珍错怪百类兼,何久遗此不得参。”“粱肉”指的是精美的食物,而“远致异物”则是指远方送来的各种珍奇之物。这里的“骈”字形容菜肴种类之多,而“错怪”则是指菜肴的制作手法不同寻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乃知物用有远,吾生何所施。” 诗人通过这段描写,表达了他对美食与艺术之间相互关联的认识。他认为,美食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因此,他将继续努力创作诗歌,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宫廷宴会上丰盛美食和美好景象的诗歌。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富足。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美食与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欢乐而温馨的氛围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