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尘倦游久,爱此西城曲。
泉温草尚青,春近波先绿。
幽人幸相对,高论良自足。
蚩蚩北州民,安得同我欲。

注释:

同戴处士游湖

京尘倦游久,爱此西城曲。

泉温草尚青,春近波先绿。

幽人幸相对,高论良自足。

蚩蚩北州民,安得同我欲。

赏析:

《同戴处士游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首句“京尘倦游久”,诗人表达了自己长时间在外游历的疲惫之情。京城的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让诗人感到厌倦。因此,他选择在西城这个地方游玩,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时光。这里的“西城”是指北京城的西面,即现在的海淀区一带。

次句“泉温草尚青,春近波先绿”,诗人描绘了西城的自然景色。泉水温暖,草木青翠,春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泉温”、“草青”和“波绿”都是形容春天的景象,通过这些词语,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春日画面。

第三句“幽人幸相对,高论良自足”,诗人与戴处士一同欣赏美景,畅谈人生。在这里,“幽人”指的是隐士,“高论”指高雅的见解或言论。诗人与戴处士的对话充满了诗意,他们互相交流思想,探讨人生的真谛。这里的“幸相对”、“良自足”都表达了诗人对于与知己交谈的满足感。

最后一句“蚩蚩北州民,安得同我欲”,诗人发出了感慨。他感叹那些生活在北方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忙碌而单调,没有机会像他一样享受自然的美好。这里的“蚩蚩”是形容人们忙碌的样子,“同我欲”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都体现在诗句之中。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