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臭含天德,资贫乃地珍。
群阴徒肆暴,万室自融春。
丰黍轻邹律,歌襦陋蜀民。
何妨灰弃道,仁政不同秦。
烧煤戏成
无臭含天德,资贫乃地珍。
群阴徒肆暴,万室自融春。
丰黍轻邹律,歌襦陋蜀民。
何妨灰弃道,仁政不同秦。
注释:
- “无臭”:指燃烧煤炭时没有气味。
- 天德:上天的恩赐。
- 资贫乃地珍:煤炭是大地的珍宝。
- 群阴:指阴气、寒冷。
- 万室自融春:指在寒冷中燃烧煤炭让整个房间变得温暖如同春天一般。
- 丰黍(shuò):古代五谷中的黍。
- 邹律:古代乐谱的一种形式。这里指邹鲁地区的乐风。
- 歌襦(rú):《诗经·国风·豳风》中有“采蘩采菲,薄言采之”句。这里的“歌襦”可能指的是民间歌曲。
- 蜀民:古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一带。
- 何妨灰弃道:意指何须追求高尚的道德道路。
- 仁政:仁爱的治理措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煤炭的燃烧场景,通过对比煤炭与自然现象和人文环境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煤炭作为能源的看法。诗中以煤炭喻示天地之德,认为煤炭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而煤炭在寒冷的冬天为人们带来温暖,象征着煤炭的珍贵和有用之处。同时,诗中也讽刺了一些人盲目追求道德高尚,却忽视了煤炭的实际作用。整体上,诗歌展现了一种朴素实用的观点,体现了古人对能源利用的认知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