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想尊元老,云亡叹哲人。
恤章隆上衮,哀挽出中宸。
史入经纶迹,文藏造化神。
茄箫阳翟路,行者亦沾巾。

注想尊元老,云亡叹哲人。

恤章隆上衮,哀挽出中宸。

史入经纶迹,文藏造化神。

茄箫阳翟路,行者亦沾巾。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注想尊元老:表达对年长者的尊敬和怀念。
  2. 云亡叹哲人:感叹那些才智卓越的老者已经离世。
  3. 恤章隆上衮:指为已故的官员增添荣耀,以彰显其生前的功绩。
  4. 哀挽出中宸:通过哀悼之辞使哀悼之情达到最高点。
  5. 史入经纶迹:历史记录了其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足迹。
  6. 文藏造化神:文章蕴含着造化之力,显示了极高的文化造诣。
  7. 茄箫阳翟路:用茄箫、阳翟(今河南省禹州)的路象征其一生的行程与经历。
  8. 行者亦沾巾:即使是行路人也会感动落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资深官员的深切怀念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老年官员的尊重及悼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恤章隆上衮”体现了对死者的荣誉加身,“茄箫阳翟路”则象征着其人生经历的丰富与伟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厚重感的作品。通过对逝者一生的回顾,诗人不仅缅怀了他的贡献,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