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本西州望,来为上国光。
文章追典诰,议论极皇王。
美德惊埋玉,环材痛坏梁。
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

苏洵员外挽辞二首

族本西州望,来为上国光。 苏洵原籍在西州(今陕西凤翔),他因才学出众被朝廷征召,所以称“来为上国光”。

文章追典诰,议论极皇王。 苏洵的文章追步经典诏令,他的议论极有帝王之风范。

美德惊埋玉,环材痛坏梁。 苏洵的美德如埋在地下的宝玉一样珍贵,他才华横溢如同毁坏了高高的柱子一样让人痛心。

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 如今天下还有谁能继承这样的名声呢?苏洵和他的父亲都是贤良之人啊!

注释:

  1. 族本西州望:家族原本是西州的望族。
  2. 来为上国光:来到京城为国家效力。
  3. 文章追典诰:文章追求经典诏令。
  4. 议论极皇王:议论有帝王风范。
  5. 美德惊埋玉:美德像埋在地下的玉一样珍贵。
  6. 环材痛坏梁:才华横溢,就像毁坏了高高的柱子一样让人痛心。
  7. 时名谁可嗣:现在谁是能继承名声的人?
  8. 父子尽贤良:父子俩都贤良。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先父苏洵的挽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和对其去世的哀伤之情。诗人以赞美父亲的文章和议论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之情。诗中还提到了苏洵的两个儿子,表达了对父子三人的敬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