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画野直天街,寄重如何付不才。
跃马敢辞奔命去,捍羌曾是奋身来。
军中纪律劳人葺,林下樽罍得意开。
引领恩轩无路到,几临风月独徘徊。
【注释】:
常山画野直天街,寄重如何付不才。
跃马敢辞奔命去,捍羌曾是奋身来。
军中纪律劳人葺,林下樽罍得意开。
引领恩轩无路到,几临风月独徘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杜公的答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敬爱之情和对他的思念之情。
首句“常山画野直天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和谐。
第二句“寄重如何付不才”,表达了诗人对杜公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他的谦逊和自谦之心。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有限,不能胜任这样的重任,但杜公却依然选择了他,这让他深感荣幸。
第三句“跃马敢辞奔命去”,展现了诗人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他勇敢地奔赴战场,为了捍卫国家和人民的权益而奋斗。
第四句“捍羌曾是奋身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忠诚和勇气。他曾经奋不顾身地保卫过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第五句“军中纪律劳人葺”,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在军队之中,纪律严明,士兵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保卫国家的安宁而战。
第六句“林下樽罍得意开”,表现了诗人在闲暇之余的愉悦心情。他在林间小酌,品味着美酒,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
第七句“引领恩轩无路到”,表达了诗人对杜公的深深思念之情。他无法亲自前去迎接杜公,只能远远地仰望着恩轩,感叹自己与杜公之间无法相见。
最后一句“几临风月独徘徊”,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独自站在风月之下,徘徊不定,无法抑制自己的内心情感,对杜公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