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安然塞下劳,公持霜简我持旄。
忧无虚日三垂重,闲入芳春万事高。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
遥知啸傲烟霞外,肯把仙袍换战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来具体分析赏析。此诗为和答之作,作者在首章中以“节”、“旄”自比而作答;次章中则以“汉节”自比而作答。末章则直接以“战袍”代指军装,以“仙袍”代指官服,表示自己愿意为国献身。全诗表达了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首章开头两句,诗人用典明志,表明了自己甘于淡泊、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公持霜简我持旄”,是说留台春卿持着象征严正的“霜简”,而我持有象征文雅的“旄”。诗人在这里运用典故,既表现了自己的高洁品格,也表明了自已淡泊名利的心境。
中间二句,写自己在塞上劳苦。“忧无虚日三垂重”,意谓国家有忧患,自己没有一天不在忧虑之中,因为国家的忧患如同天下垂重一样压在自己身上,因此自己不能不日夜忧虑。“闲入芳春万事高”,意思是说,虽然国家有忧患,但是春天来了,一切又都变得美好起来,自己也能安下心来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末章两句,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病虎厌风摧汉节”,意谓像病重的老虎厌倦了风吹一般,自己厌恶了朝廷的权柄。“卧龙悭雨涩吴刀”,意谓自己的才识像卧居的龙一样,可惜却缺少能够施展才能的机遇和工具。“遥知啸傲烟霞外,肯把仙袍换战袍”两句,诗人以“啸傲烟霞”自况,表明自己宁愿选择归隐山林,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也不留恋荣华富贵。“肯把仙袍换战袍”,意谓不愿意放弃自己从军报国的志愿去换取荣华富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渴望立功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答案】
洛下安然塞下劳,公手持霜简我持旄。
忧无虚日三垂重,闲入芳春万事高。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
遥知啸傲烟霞外,肯把仙袍换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