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于荣利已恬然,此治韩城属荐贤。
惠政即随春共煦,道心常与月同圆。
门疏俗客禅诠远,亭掩修篁定力坚。
思退几人曾上籍,可容名记托新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象的《题中舍宰阳翟宅》。
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注释:
君于荣利已恬然,此治韩城属荐贤。
注释:您对于荣华富贵已经心满意足,治理韩国城邑就推荐贤能的人。惠政即随春共煦,道心常与月同圆。
注释:仁爱的政治就像春天的气息一样温暖,高尚的品德就像明亮的月光一样圆满。门疏俗客禅诠远,亭掩修篁定力坚。
注释:门前远离了世俗之人,寺庙里传来了禅理的声音,亭子下掩映着修长的竹子,显示出坚定的意志。思退几人曾上籍,可容名记托新篇。
注释:有多少人愿意放弃高官厚禄而隐居山林呢?可以容纳我的名望和功绩,让我在新的著作中留下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中舍宰阳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这位官员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扬之情。首句“君于荣利已恬然”,描绘了他对于名利的态度已经淡泊,不再为追求财富地位而烦恼。第二句“此治韩城属荐贤”,则赞颂了他的政治才能和对人才的赏识,他能够治理好韩国城邑,举贤任能。第三、四句“惠政即随春共煦,道心常与月同圆”则是诗人对其仁爱政治的赞美,认为他的政策如同春天的暖风一样温暖人心,他的行为如同明月一样明亮无瑕,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美好人格。最后两句“门疏俗客禅诠远,亭掩修篁定力坚”则描写了他的生活环境,门前远离世俗之人,寺庙里传来了禅理的声音,亭子下掩映着修长的竹子,显示出坚定的意志。而末句“思退几人曾上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感慨,想要退隐山林的人有多少呢?而诗人却能被包容在新的作品中,这是对他才华的认可,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和官场的深深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