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池边第一开,舣舟同赏尽高才。
弯流自得黄河势,怪石应从紫阁来。
尘外恍迷仙境界,竹间深有古亭台。
徘徊复至丰碑下,花萼吁嗟作盗灰。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上巳节游览九曲池所作,诗人通过对九曲池的描绘,抒发了他对时事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九曲池边第一开,舣舟同赏尽高才。”写景起势。诗人以“九曲池”为题,意在赞美它的美丽。他先从池边的景色着笔:“九曲池边第一开”。这一句中,“九曲”二字用得十分工巧,它既点出了这个池塘的形状,又突出了其美。因为一个池子如果只有一条弯弯的水流,那就不能算美了。而这个池子有九条弯弯的水流,这就使它显得特别美丽了。“第一开”,是说它最美丽、最值得观赏。这一句中,“停舟”二字用得也很巧妙,它既写出了诗人停船观水的情景,又突出了这个池子的美丽。“舣舟同赏尽高才”,这句的意思是说,在九曲池边停下小船,一同欣赏这里的美景。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它概括了后四句的内容。第二联“弯流自得黄河势,怪石应从紫阁来。”写景收拍,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这里写的是九曲池中的水流。“河”字用得好,它既写出了水的流动状态,又突出了这个池子的水流之美。“直如无波,方名河汉。”(引语)第三联“尘外恍迷仙境界,竹间深有古亭台。”写景抒情,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具体化。这里写的是九曲池中的竹子。“竹”字用得很妙,它既写出了竹子的种类,又突出了竹林的清幽之美。“青翠欲滴,令人神怡。”第四联“徘徊复至丰碑下,花萼吁嗟作盗灰。”写景叙事,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这里写的是九曲池中的丰碑。“丰碑”,即高大的石碑。诗人站在丰碑下,感叹道:“啊!这丰碑上的字,竟然被风吹落,化为尘土!”第五联“花萼吁嗟作盗灰”意思是说:那盛开的花萼,也不禁发出了叹息,它们被风刮落了,化为尘埃。这一联是诗人对现实发出的感慨,是对黑暗社会的愤慨。

这首诗写景生动,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是一首咏史抒怀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