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往骊山顶上行,朝元孤绝耸峥嵘。
了无楼殿嗟馀侈,自见耕桑复太平。
两后绿苔多滑径,叶间红子不知名。
南巅更就丹霞挹,顿觉尪然病骨清。

这首诗的原文是:

朝元阁,又名望仙楼。在骊山上,唐开元十年(722年)建。

试往骊山顶上行,朝元孤绝耸峥嵘。
了无楼殿嗟馀侈,自见耕桑复太平。
两后绿苔多滑径,叶间红子不知名。
南巅更就丹霞挹,顿觉尪然病骨清。

注释:

  • 朝元阁:又称望仙楼,位于骊山上。
  • 试往骊山顶上行:试着登上骊山的山顶。
  • 朝元孤绝耸峥嵘:形容朝元阁孤高而雄伟,屹立于山峰之巅。
  • 了无楼殿嗟馀侈:感叹没有其他建筑物来与之相比。
  • 自见耕桑复太平:表示自己看到了耕种和农耕带来的安宁与和平。
  • 两后绿苔多滑径:指两山之间的绿色苔藓覆盖着光滑的小径。
  • 叶间红子不知名:指的是树叶之间隐约可见的红色果实,但不知其名。
  • 南巅更就丹霞挹:站在南边的山顶,用丹霞来比喻。
  • 顿觉尪然病骨清:突然间感觉到身体轻松如病愈后的虚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登山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状态的反思。首句写登上骊山之巅,视野开阔,感受到了自然的雄伟和孤独;颔联则表达了对于建筑奢华的感慨与对农事生活的赞美;颈联描绘了山间的景色与果实,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高处感受到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