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劳君倍驿驰,相期无失见相思。
义均吕驾来千里,情过阳关书一卮。
喜接禅医开道眼,愧逢诗将立降旗。
此行且纵漳滨卧,免弄幽并侠少儿。

【解析】

本诗为酬答之作,应是诗人在赴京途中与崔公孺相遇而作的。全诗以“别相会”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己的感激之情。

其一,起韵二句写别时情景:“次韵答”即应和崔君之诗,“相期无失见相思”,表明了作者与崔君相见的愿望。“永日”,时间长久;“倍驿驰”,指频繁往来于驿站之间。“相期”,约定。“无失”即不丢失、不失时;“见相思”,意指见面后可以畅谈彼此的思念之情。

其二,三、四句写友情深厚:“义均吕驾”,意为友情如同吕洞宾驾车一般深厚;“情过阳关”,意为感情胜过阳关送别。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

其三,五、六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喜接禅医开道眼”,意喻友人给作者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愧逢诗将立降旗”,意指自己未能在诗人面前表现出应有的风采。“禅医”,禅宗大师,借指友人;“降旗”,指诗人所持之旗,这里代指自己。“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朋友面前充分展现自己的羞愧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其四,结韵两句写此行的目的:诗人说,这次去京城,我暂且在漳滨安家,不去弄那些幽深的井陉、并州一带的侠客少年。“漳滨”,指今河南省安阳市境内的洹水之滨,是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的东面,故址即今河南省汲县西南旧魏城遗址。“幽并”是指山西北部地区,这里泛指幽燕地区,是战国时燕国的领土。“侠少儿”,指山西北部地区的侠盗少年。此处指那些在山西北地区横行的强盗。“纵”即放任,这里是“放牧”的意思。“且”是副词,表示姑且、暂时;“纵漳滨卧”,意指暂时在大梁附近的洹水边安家居住。

【赏析】

这首诗是酬谢崔公孺比部到陈桥驿来相会的一首七绝。崔君是作者的朋友,两人交往甚密。崔君来到陈桥驿,作者特意作此诗相送,表达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及对他来访的感激。

首句“永日劳君倍驿驰”,“劳”即劳烦,是敬辞,有麻烦的意思;“倍驿驰”是说您多次往返于驿站之间,辛苦得很。“驿”,古代传递军信的人马或车乘;“倍”,“加倍”;“驰”,奔走。这一句既点出崔君频繁来去的原因,又暗含了作者对此的关心之意。“相期无失见相思”,表明了作者与崔君相见的愿望;“无失”,即希望没有差错;“见相思”,意指见面后可以畅谈彼此的思念之情。

三四两句写友情深厚:“义均吕驾”,意为友情如同吕洞宾驾车一般深厚;“情过阳关”,意为感情胜过阳关送别。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

五六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喜接禅医开道眼”,“禅医”指的是禅宗大师,借指友人;“开道眼”,指诗人被友人所启发,顿悟人生真谛,领悟到了佛门中所说的“禅意”,从而豁然开朗,心境豁达。“降旗”,指诗人所持之旗,这里代指自己。“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朋友面前充分展现自己的羞愧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末两句写此行目的:“且纵漳滨卧”,意指此次到京城,我暂且在漳滨安家,不去弄那些幽深的井陉、并州一带的侠客少年。“且纵”即姑且放纵;“纵漳滨卧”,意思是暂居在漳河边的大梁附近。“免弄幽并侠少儿”,意即避免那些山西北部地区的侠盗少年。“弄”,动词,玩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殷切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