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人意喜春娱,故作轻云卷复舒。
风撼花飞铺宴席,雨平沙稳助流车。
蛾颦嫩叶初眠柳,马茁柔椿未荐蔬。
何必笙歌喧坐上,且延欢伯侍香裾。
【注释】
压沙惠:宋适,字适之,成都人。天圣元年(1023)进士,累迁直集贤院。诗风清丽。
蛾颦嫩叶初眠柳:蛾,指柳树的飞絮。蛾眉低颦,柳叶初眠。
柔椿:嫩椿树。
笙歌:乐器名,这里指宴会上的音乐。
欢伯:即“和氏”,传说为黄帝时乐官,以善鼓琴闻于世,后因以“欢伯”为欢乐的象征。
香裙:指美女的衣服。
【赏析】
这首七律是一首应和之作。《宋史·宋适传》载宋适“性简静沉潜,虽在富贵中亦蔬食水饮,未尝一日忘其贫也。”这首诗就是写他与友人在郊外踏青时的愉快心情。
“天知人意喜春娱,故作轻云卷复舒。”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人们的心情像春天一样高兴,因此天气就像轻云一样,有时舒展有时收拢。诗人用“卷复舒”这个词语来描绘轻云,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风撼花飞铺宴席,雨平沙稳助流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风吹动花瓣飞舞,就像铺开了一张宴席一样;雨洗净了沙滩,使车子得以平稳行驶。诗人用“风撼花飞”和“雨平沙稳”这两个词语来描述自然景象的变化,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了诗意。
“蛾颦嫩叶初眠柳,马茁柔椿未荐蔬。”“蛾颦”和“嫩叶”都是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未荐蔬”则是说柳树下的蔬菜还不成熟。诗人用“蛾颦”和“嫩叶”这两个词语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诗意的内涵。
“何必笙歌喧坐上,且延欢伯侍香裾。”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不需要笙歌来热闹气氛,而是可以邀请欢伯来陪衬美丽的衣服。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