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公朝夕挹浮邱,应笑吾曹窘若囚。
尘外有谁攀逸驾,壶中何处著闲愁。
心休已得天真乐,身退犹存国事忧。
积善由来神所劳,坐膺全福不须求。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赵致政的回应,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羡慕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
“羡公朝夕挹浮邱”中的“羡”表示羡慕,“挹”意为舀,这里形容他非常仰慕赵致政,就像古代传说中的浮丘公一样,能日日与天地为邻。“挹”也有舀取的含义,用来形容他渴望与天地为伴,与自然为伍。“浮邱”即浮丘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之一。
“应笑吾曹窘若囚”中的“应”表示应当或可能的意思,“笑”是嘲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我)应该嘲笑我们自己的处境像囚犯一样困顿。”吾曹”指我们这一辈人,”窘若囚”则表示我们的处境如同被困在笼子里的囚犯一样。
“尘外有谁攀逸驾”,其中“尘外”指的是超越世俗的境界,”攀逸驾”则是指追逐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是否有人能在尘世之外找到真正的自由?
“壶中何处著闲愁”,“壶中”指的是壶中天,比喻高远的理想或境界。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理想的境地中,又在哪里可以放下那些闲愁呢?
接下来的两句“心休已得天真乐,身退犹存国事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他既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和纯真,又担忧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福祉。
“积善由来神所劳”中的“积善”表示积累善行,“由来”表示一直以来,“神所劳”则是说这些善行是神明所认可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善行都是神明所期待的,因此我们也应该继续努力做好事。
“坐膺全福不须求”,意思是我们只要做好事,就能够得到幸福,不需要去追求它。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和幸福的理解,他认为通过做好事,人们就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