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虽荒欲罢难,群情宜向此时看。
官缘岁歉思从约,俗乐春游肯自安。
风引香尘人不断,月和残雪夜方寒。
谁知病守忧民意,歌舞樽前是强欢。
这首诗是宋朝的李流谦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元夜虽荒欲罢难,群情宜向此时看。
译文:元宵节虽然显得有些荒废,但人们仍想继续庆祝,难以放弃。大家应该在这个时候一起观赏。
注释:元夜,指的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荒,这里可能指节日的气氛不如往常那样浓厚或热闹。欲罢难,表示即使想要停止庆祝也做不到。群情,众人的情绪或意见。向此时看,表示应该在这个时候一起欣赏和享受节日的欢庆。
赏析:李流谦通过描写元宵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来表达他对节日的热情和对人群的期待。尽管节日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显得有些不同,但他仍然希望人们能够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时刻。官缘岁歉思从约,俗乐春游肯自安。
译文:由于年景不好,官员们渴望团聚,不愿意分开;而百姓们享受着春天的游乐,自然不会感到不安。
注释:官缘,官员们因为年景不好(可能是指自然灾害或者经济问题)而聚在一起讨论对策。岁歉,年景不好,通常指农作物收成不佳或者经济困难。从约,聚集在一起商量。俗乐,指老百姓的娱乐活动,如春游等。肯自安,表示他们自然不会感到不安或忧虑。
赏析:这里反映了李流谦对官方与民间的不同态度和看法。官员们因为共同的困境(年景不好)而聚在一起,希望通过合作来应对挑战;而百姓则享受着他们的娱乐活动(春游),表现出无忧无虑的态度。这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不同阶层和角色之间的差异。风引香尘人不断,月和残雪夜方寒。
译文:微风吹动,使飘落的花瓣和尘土四处飞扬,月光映照下,残雪覆盖的地面显得格外寒冷。
注释:风引香尘,形容风带动飘落的花瓣和尘土在空中飘散。人不断,指人们在风中行走、玩耍。月和残雪,月光映照在残雪上,使得夜晚显得更加寒冷。
赏析:李流谦通过描绘风、花、雪和月光等自然元素,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色和氛围。这些自然景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美丽。谁知病守忧民意,歌舞樽前是强欢。
译文:谁知道那些因病不能参加节日的人,依然通过歌舞来表达他们对人民的关心和祝福。他们强颜欢笑,尽力保持欢乐的心情。
注释:谁,代词,指那些因病不能参加节日的人。守忧,守护、担忧的意思。民意,人民的意愿或心声。歌舞,指唱歌跳舞。樽前,指在酒桌上。是强欢,表示尽管他们生病不能参与庆祝,但仍通过其他方式表达欢乐和关心。
赏析:李流谦通过描述因病而不能参加节日的人通过歌舞来表达对人民的关心和祝福,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坚韧。他们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传递正能量和欢乐,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