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甚中山守,风流世有人。
猎围边月晓,筵踏塞花春。
金絮盟犹在,灰钉事已新。
使公长卧护,何地起胡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籍甚中山守,风流世有人。
猎围边月晓,筵踏塞花春。
金絮盟犹在,灰钉事已新。
使公长卧护,何地起胡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题湖南清绝图 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 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侧岸摇丹枫。 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 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 故人谓我乃绢素,粉墨妙手烦良工。 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 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 注释: - 故人来从天柱峰:故人(老朋友)从天柱山(位于湖南省)走来。 - 手提石廪与祝融:石廪
诗句释义: 樵夫的柴杖在初春时节,并没有主人,鸡豚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译文: 在早春时节,樵夫的柴杖并没有主人,而是自由自在地行走。而那些鸡和猪也各奔东西,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的作品。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韩驹字子苍,号陵阳先生,江西南丰人。他的诗风格清新、明快,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他的创作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山水田园
止应独有江山秀, 合自都无廊庙心。 注释与译文: - 诗句:止应独有江山秀,合自都无廊庙心。 - 注释:独自拥有美丽的江山景色;国家治理(的)中心(或曰官府所在地)没有宏伟壮丽的建筑。 - 译文:只有自己独有的美丽江山;国家治理的中心却没有雄伟的建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国家治理中心缺乏宏伟建筑的遗憾。通过对比自然之美和国家治理中心的建筑
译文:孤舟晚飏,湖光里,衰草斜阳,无恨意。 注释:孤舟(一说是小舟)、晚飏(飘扬)、湖光(指湖水),都是诗人所见之景;衰草、斜阳,都写出了夕阳下景色的萧条凄凉,也衬托出了游子的孤寂落寞;“无恨意”,是说心中没有怨恨之意。 赏析:此诗首句写诗人乘船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次句则写夕阳西沉,晚风拂过,湖上飘动着孤舟。后三句写湖上景色,以及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感觉。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凄清、悲凉
【注释】 暗:昏暗,不明亮。苔:苔藓。冶:鲜艳。家:指园林中的庭院。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雨天到林外散步,看到庭院中苔藓鲜亮而显得格外的幽静,从而产生的一种心境。 “雨暗阶前路”是第一句,写诗人在林外漫步时,天色阴暗,看不清前面的小路,只好摸索着前进。这里,诗人没有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而是把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 “苔冶林外家”是第二句。这里的“家”,不是诗人自己的家
【注释】 幽兰不可见,罗生杂榛菅:指幽兰花虽香美却隐没在杂草丛中。罗生:草木丛生貌,比喻幽兰生长的环境。 微风一披拂,馀香被空山:微风轻轻地吹过,幽兰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山林。 凡卉与春竞,念尔意独闲: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争相与春天比美,而你独自保持着自己的清雅。 弱质虽自保,孤芳谅难攀:你的花朵柔弱,虽然能自我保护,但很难再向上生长,成为众花中的佼佼者。 高标如湘累,岁晚投澄湾
解析: 1. 诗句释义: - 问君游梁今几岁: 这句话询问对方在梁地(即现在的四川省部分地区)已经居住了多久。"游梁"可能指的是在四川地区的生活,而"几年"则表达了对时间长短的提问。 - 归去聊为羡于计: 返回后可能会因为某种计划或期待而感到羡慕。这里的"聊为羡"表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而"计"可能是指未来某个具体的计划或者目标。 - 入门四壁妻子空: 进入家门时发现四周都是空荡荡的
注释:八月的人间大地,秋光明媚,景色宜人;在芙蓉溪上沐浴着春光,享受着酣畅淋漓的快乐。 赏析:诗中的“人间”、“秋光”、“酣酣”等词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同时,“芙蓉溪上春酣酣”,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状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释义】洪府:洪州,即今江西南昌。西山:指南昌城西的西山。最景奇:“最为壮观”的意思。 【译文】 洪州的西山景色最为壮观,让人难以忘怀。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洪州西山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其二十”一词,可以推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行五个字,共四句。整首诗通过对洪州西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注释翻译为:连绵的山峰横亘在前方,如同伸出的手臂一样,为我挡住了西南方向的蛮族。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唐代边疆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表现了唐朝的疆域广阔,国力强大
【注释】 “从公”:跟随在您(李正议)后面。“赭袍”:古代高级官吏穿的衣服,以红黄为主调。 “笑谈倾盖旧”:指过去一起议论国事,相互开怀大笑的情形。“倾盖”,倒车相让的礼节;“旧”,指过去的事情。 “风采”:风度、气质、仪态。“参藜杖”:指拄着藜杖,意即退休。藜,是一种草本植物,根可入药,也可用来当拐杖。 “那知奠浊醪”:指不知道您会饮下这杯酒。“奠”,献上祭品。 “不堪西北望”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故正议李公挽词》 - 这是一首哀悼已故官员李公的诗。 2. 内阁论思密:指的是李公在内阁中的言论和思考都极为周密、深入。 - 关键词:“密”表示严密、周到;“内阁”是中国古代的高级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国事。 3. 西班步武清:李公在西边(指西部边疆)的军旅中有杰出的表现。 - 关键词:“西班”指的是西边的军队或地区;“步武清”意味着军队行动敏捷、有序。 4.
【解析】 ①忆昔平原客:回忆当年在平原郡做客的日子。②怀沙正愁苦,负土更悲辛:怀恨着沙丘(指纣王)之祸,心中充满愁苦,背负着泥土更加悲酸。③册府三年滞:封国期间三年被滞留。④枢庭一见新:回到朝廷相见时,已是新人执政。此句是说诗人重返京城,见到朝政由新人执掌,心情激动,泪下沾襟。⑤今来挥涕泪,为国惜良臣:“今天”来到京城,流着泪水,为国家爱惜贤能的大臣。“今”,如今;“来”,到达;“挥涕泪”
【注释】 韩公:指韩愈。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昭文馆:唐时官署名,为集贤院的一部分。垂绅:古代官员在朝廷上戴的帽子。看立朝:在朝堂上站着。论:议论。自出:自任官职。识高标:了解一个人的志向和品行。子:这里指的是韩愈的儿子韩老成。持:拿着。橐:古时官吏携带的一种皮囊,内盛公文和钱财。珥貂:古代达官显贵所戴的貂尾冠。伤心邺城路:意谓因怀念故人而感到悲伤
送蜀僧希肇往云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情谊和对他未来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译文: 在陌生的他乡遇见了老朋友,在这艰难的地方重逢。 扁舟逆着春水而行,一钵饭趁晨钟声而来。 便打算依风穴为栖息之地,岂能拒绝雪峰山的召唤。 老禅师行迹遍及各地,机锋妙语常令人拍案叫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描绘
注释: 直道居中少,长才举最频。 初闻挽红粟,又往破黄巾。 代北犹屯虏,山东有未臣。 看公为世用,容我任天真。 翻译: 直道居于中间少,长才能频频被举荐。 初次听闻要挽起红粟,又要去攻破黄巾贼。 北方的代郡仍有屯田的士兵,崤山以东还有没有被朝廷册封的藩臣。 看您能为天下所用,我就任凭天性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抚州高使君宴席上应景所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