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鉴虽至明,不能自照烛。
楚剑徒云利,翻将自杀戮。
有国苟失贤,若跣瞽双目。
况履艰险途,举步成颠覆。
秦楚昧于斯,宝器徒收畜。

【注释】

①寓兴:寄托兴亡之感。

②秦鉴:镜子,比喻明君。

③烛:照亮。

④楚剑:楚国的宝剑。《庄子·渔父》:“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夜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⑤自利:自用。

⑥自杀戮;自取灭亡。

⑦若跣瞽目:就像瞎子一样。

⑧践险途:在艰难险阻的道路上行走。

⑨颠覆:覆没,倾覆。

⑩昧:不明白,不了解。

⑪宝器:指好的东西。

【赏析】

《寓兴七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七首,每首五句,每句七字,共45句,70行,约200字。内容上,此作写自己对国家前途的看法和忧虑,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表现了他对时局的关心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风格上,此作语言质朴平易,叙事直抒胸臆,情调低沉而感伤。

第一首:镜子虽然明亮,不能照见自己的容貌。比喻贤明之君虽然存在,但不一定能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第二首:楚国的宝剑虽然锋利,却反而用来杀害别人。比喻统治者如果不自省,反而会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事。第三首:如果国家失去了贤明的君主,就像盲人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比喻国家如果没有贤能的领导者,就会像盲人一样无所作为。第四首:何况还在艰难险阻的道路上行走,每一步都可能引发翻覆的危险。比喻国家处于危险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推翻。第五首:秦国和楚国对于这些道理都不了解,只是收藏这些有用的物品。比喻统治者不懂得珍惜人才,只会把人才当作工具来使用。

这首诗通过镜子、宝剑等物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