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与雨,未眹先气升。
泽卤杂山云,蓊郁相薰蒸。
交语面已障,安辨丘与陵。
衣濡带革缓,臭腥殊可憎。
自非昌其阳,疾疠得以乘。
君子却阴邪,何必医师能。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的能力。

观余姚海氛(注释):观察馀姚海上的云气。馀姚,今属浙江绍兴市,地处钱塘江口,是浙江、江苏两省交界处的一个小县,因濒临杭州湾,故常受台风侵袭,风力较大。

海上风与雨,未眹先气升(注释):海上的风和雨还未形成迹象,就已升腾上升了。

泽卤杂山云,蓊郁相薰蒸(注释):沼泽里水汽混杂着山间的云雾,浓密地相互蒸发熏蒸。

交语面已障,安辨丘与陵(注释):交错的云雾遮住视线,哪里能分辨出山和丘陵呢?

衣濡带革缓(注释):衣服都湿透了,腰带、皮革都宽松了。

臭腥殊可憎(注释):这恶臭的味道真是令人厌恶。

自非昌其阳(注释):如果不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

疾疠得以乘(注释):疫疠等疾病得以流行。

君子却阴邪(注释):君子躲避那些阴邪的东西。

何必医师能(注释):那又何必需要医生的医治呢?

【答案】

译文:海边的风云还没有形成迹象,就已升腾上升了;沼泽里的水汽混杂着山间的云雾,浓密地相互蒸发熏蒸,交错在一起的雾气遮挡住了视线,哪里能看出山和丘陵呢?潮湿的衣服和松缓的腰带、皮革都是由于被潮气浸湿所致,那恶臭的味道真是令人厌恶。如果没有阳光普照,疾病就会流行。君子躲避那些阴邪的东西,又何必需要医生的医治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议论。诗人从海滨的风雨现象写起,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海上风暴尚未形成气候,但已经酝酿着狂风暴雨的力量;沼泽里的水汽和山间的云雾混杂在一起,使空气变得湿润而闷热难熬。接着,诗人用“交语”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风与雨的交织,以“障”、“薰蒸”来描写它们对视线的影响,并借“交语”来说明风与雨的相互作用,使风雨更加猛烈。最后两句点出主旨。诗人认为,如果天气晴好,风平浪静,则疾病不会流行;现在正是“疾疠得以乘”,所以必须躲避阴邪之物。这里既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之细致,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灾害所持的态度——不畏惧,而是积极地去战胜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