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香消散尽,须知自昔,都门春早。燕子来时,绣陌乱铺芳草。蕙圃妖桃过雨,弄笑脸、红筛碧沼。深院悄。绿杨巷陌,莺声争巧。
早是赋得多情,更遇酒临花,镇辜欢笑。数曲阑干,故国谩劳凝眺。汉外微云尽处,乱峰锁、一竿修竹。间琅玕,东风泪零多少。
玉漏迟
杏香消散尽,须知自昔,都门春早。燕子来时,绣陌乱铺芳草。
蕙圃妖桃过雨,弄笑脸、红筛碧沼。深院悄。绿杨巷陌,莺声争巧。
早是赋得多情,更遇酒临花,镇辜欢笑。数曲阑干,故国谩劳凝眺。汉外微云尽处,乱峰锁、一竿修竹。间琅玕,东风泪零多少。
赏析:
《玉漏迟》这首词,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抒情作品。蒋捷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玉漏迟”一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意为时间流逝得如此缓慢,如同玉漏壶中的水滴般缓缓滴落,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蒋捷在词中以“玉漏迟”为题,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开篇“杏香消散尽,须知自昔,都门春早”,蒋捷用“杏香”象征着春天的气息,暗示着季节的变化。杏花的芬芳虽已消散,但都门(指京城)依旧春意盎然。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词人进一步展开思绪:“燕子来时,绣陌乱铺芳草。”燕子归来的季节,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也象征着旧日时光的回归。而“绣陌”,则是指繁华的道路,乱铺的芳草则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描写既富有诗意,又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蕙圃妖桃过雨,弄笑脸、红筛碧沼”几句,则转向了更加细腻的情感描述。蕙圃中的桃花经过雨水的洗礼,花瓣更加鲜艳动人。作者通过对桃花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美丽而哀愁的氛围,同时“弄笑脸”和“红筛碧沼”等词汇的使用,增添了几分柔美和忧伤的色彩。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紧接着“深院悄,绿杨巷陌,莺声争巧。”词人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庭院,以及周围生长的绿杨树。莺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一部分的描写,既突出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映出词人在宁静环境中的孤独与感慨。
下片“早是赋得多情,更遇酒临花,镇辜欢笑。”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在这里,“多情”指的是词人对往日情感的深刻体验,而“酒临花”则是一种浪漫的聚会场景,常常用来象征文人墨客之间的雅集。这种聚会虽然令人愉悦,但词人却无法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欢乐,反而总是因为离别而感到遗憾和伤感。
“数曲阑干,故国谩劳凝眺”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词人站在栏杆旁凝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留恋。尽管身处异地,但内心的思绪仍然被故乡所牵绊,无法真正地放松和释怀。这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汉外微云尽处,乱峰锁、一竿修竹”。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汉外的天空逐渐变得晴朗,群山之间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根高耸入云的竹子显得更加引人注目,它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玉漏迟》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到对现实的感慨,再到对自然美的赞叹,整首词贯穿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在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