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石室已千秋,世有兴衰化自流。
贤巂相望承学粹,朝廷繇此得人优。
太平典礼当传习,盛际文章正讲求。
师友琢磨期不倦,岷峨秀气与云浮。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题目要求及注释提示等内容,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加以理解。
“文翁石室已千秋”,这一句是说成都的文翁石室已经历经千年了。文翁,就是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他兴学重教,修建学校,使教育发展起来,所以后人把他治理过的成都称为“文翁城”。这一句是说成都的文翁石室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兴衰。
“贤巂相望承学粹”,这一句是说贤、巂二郡的学子相互辉映,继承了学问的精髓。贤州指今四川乐山市夹江县,因境内有汉晋时期的贤人故里而得称;巂州指今四川省西昌市,这里指古代的西南夷地区。这一句中“相望”指彼此之间互相看齐,“承学粹”意思是继承着良好的学问。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贤、巂二州的学子互相学习,共同继承着优良的学术传统。
“朝廷繇此得人优”,朝廷因此而得到人才。“繇”同“由”,“繇”通“犹”,因此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朝廷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学子,所以才得到了更多的优秀人才。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
“太平典礼当传习”,这一句是说太平时代应当把礼法制度传授给学生。“太平”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的时代。“典礼”指国家制定的各种礼制、仪式和典章等。“传习”指传授学习。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太平时代应当把礼法制度传授给学生。
“盛际文章正讲求”,这一句是说在兴盛的时代应当注重文章的写作。“盛际”指国家强盛的时候。“文章”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正”同“征”,“正”通“征”,“征求”意为提倡、倡导,引申为重视。“讲求”指讲究研究。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兴盛的时代应当重视文章的写作。
“师友琢磨期不倦”,这一句是说师生之间应该互相磨炼,永不满足。“琢磨”同“磨琢”、“磨砻”,指磨治、加工,引申为锻炼、磨砺。“期”同“祈”,希望的意思。“不倦”指不知疲倦。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师生之间应该互相磨炼,永不满足。
“岷峨秀气与云浮”,这一句是说岷山峨眉山一带的自然风光秀丽,如同云雾缭绕一般。岷山,即岷山山脉,位于四川省北部,主峰雪顶山海拔4572米,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最高峰金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岷山峨眉山一带的自然风光秀丽,如同云雾缭绕一般。这一句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是对当时国力强盛的一种象征。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开元年间。诗中先从文翁石室的悠久历史说起,点明成都自古就有重视教化的传统;再以贤、巂二州的学子相辉映来表现他们继承着良好的学术传统;进而指出由于朝廷重视人才,才使各地学子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最后强调在太平时代应当重视文章的写作。诗中不仅歌颂了当时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诗中还通过岷山峨眉山一带的秀美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