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寂漏茅屋,萧梢新竹枝。
径迷人不到,荫密鸟还知。
绿色葱葱换,薰风细细吹。
即看柯叶老,不受岁寒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理解作答,同时注意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莫莫堂新竹”的意思是:在寂静无声的茅屋旁,萧索的竹枝上新发的嫩芽。“僻寂漏茅屋”的意思是:在这僻静的茅屋里,有一根根竹枝。“萧梢新竹枝”的意思是:在萧瑟的风中,竹枝梢头新发出来的嫩芽。“径迷人不到”的意思是:小径上没有人经过,所以看不见这丛竹。“荫密鸟还知”的意思是:虽然密密地遮阴着,但鸟儿还是知道。“绿色葱葱换”的意思是:绿色的叶子已经换成了新的。“薰风细细吹”的意思是:阵阵微风吹过竹林。“即看柯叶老”的意思是:等到那竹子长大了,就可以看到它们都变老了。“不受岁寒欺”的意思是:竹子不会受到寒冷的侵袭。

【答案】

①“莫莫堂新竹”意思是:在僻静的茅屋里,有一根根竹枝。②“萧梢新竹枝”意思是:在萧瑟的风中,竹枝梢头新发出来的嫩芽。③“径迷人不到”意思是:小径上没有人经过,所以看不见这丛竹。④“荫密鸟还知”意思是:虽然密密地遮阴着,但鸟儿还是知道。⑤“绿色葱葱换”意思是:绿色的叶子已经换成了新的。⑥“薰风细细吹”意思是:阵阵微风吹过竹林。⑦“即看柯叶老”意思是:等到那竹子长大了,就可以看到它们都变老了。⑧“不受岁寒欺”意思是:竹子不会受到寒冷的侵袭。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以竹自喻,抒发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全诗写于作者隐居期间,表现了诗人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和坚贞高洁的性格特点。

开头两句:“莫莫堂新竹”,描写了竹林的景象:在幽静的茅屋里,萧索的竹枝上新长出的嫩芽,使人难以辨认。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竹比作人。“莫莫堂”,当指作者住所的堂屋,也暗示了诗人在此独处,清静幽雅的环境使诗人产生了一种孤高自赏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寂寞感伤。“萧梢新竹枝”,进一步描绘出竹枝的形态:在萧瑟的秋风中,竹枝的梢头长出了新芽。“萧梢”,形容风势强劲;“新芽”,是春天生长的象征。“萧梢”与“新芽”相对,写出了季节的变化,又写出了风雨交加时的情景。“径迷人不到”,描写了竹丛深处的景象:小径上没有人经过,因而看不见竹林。“径”指小径,“人”指行人。“径”“人”相对,写出了竹林隐蔽的特点。“荫密鸟还知”,描写了竹林茂密的特点:虽然是茂盛的竹林,但是鸟儿仍然知道它的存在。“荫”“知”相互对应,说明鸟儿熟悉竹林,知道竹林的阴凉之处。“绿色葱葱换”,描写了竹林颜色的变化:绿色的叶子已经换成了新的。“绿”“换”相互对应,写出了竹林的颜色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薰风细细吹”,描写了风向竹林吹来的情景:阵阵微风吹过竹林。“薰”、“细”相互对应,写出了风的轻柔,又暗示了风的方向。“即看柯叶老”,描写了时间推移的景象:等到那竹子长大了,就可以看到它们都变老了。“柯”“老”相互对应,表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生命的有限性。“不受岁寒欺”,点出主题:竹子不会受到寒冬的侵袭。“不受”,强调其坚贞不屈的气节,“岁寒”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欺”字则表现出作者不畏严寒,不怕困苦的精神。

这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竹林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坚持自己信念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