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月何多雨,经旬不见山。
云师工蔽塞,羲驭久间关。
水已泽中满,寒应天际还。
坏墙忧盗入,只益鬓毛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逐句释义”“翻译”“赏析”等,然后逐句分析。这首诗是写暮春久雨的景色和心情。首联以“多雨”二字点明时令和气候特点,并紧扣题意。颔联紧承上文,描绘了一幅暮春阴雨连绵的景象:“季月何多雨,经旬不见山。”意思是说:季月天多雨水,过了十几天也看不见山峰。“云师工蔽塞”,是说乌云遮蔽天空,天气阴沉。“羲驭久间关”,是说太阳被云遮住了,久不出现。这两句是写天气之闷热。颈联“水已泽中满,寒应天际还”,意思是说:水已经涨满了湖泽,寒冷的北风从空中吹来,把水面上的浮冰吹得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坏墙忧盗入”,是说担心盗贼进来偷东西,因为盗贼最怕冷。尾联“只益鬓毛斑”,意思是说:只让两鬓的头发花白,增添了不少烦恼。这两句是写诗人的心情之烦闷、愁苦。全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
【答案】
译文:
长夏时节多雨水,过了十几天也看不见山峰。
乌云笼罩天空,太阳被云雾遮蔽很久没有露面。
积水已把湖泽涨满,寒冷的北风从空中吹来,把湖面浮冰刮得漫天飞舞。
担心盗贼进入家中偷窃,只让两鬓的头发花白。
赏析:
此诗作于初夏,当时作者正处在仕途失意之时。《古诗源》:唐李峤《汾阴行》云:“季月何多雨,经旬不见山。”“云师工蔽塞,羲驭久间关。水已泽中满,寒应天际还。”其大意亦同。《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陈沆云:“起二句言雨之多而久也。‘云师’谓雨师,喻指阴晦之气。‘羲驭’谓日驭,喻指阳光。‘水已泽中满’与‘寒应天际还’皆言雨之甚也。盖雨之为物,随地而异;或润下而泽,或暴至而溢。今则泽中之水已满矣,而天地之间,犹有寒气,自远方而至焉者,岂非霖雨之久乎?此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世耳。‘坏墙’句用孟轲语,见《孟子·离娄上篇》。‘坏墙’者,破屋也。‘盗入’者,盗窃也。此二句言风雨之大,足以坏破屋壁,且足以惊骇人心也。盖屋之为物,所以庇人;而人之居宅,又必以屋为重。今则屋坏盗入,其可虞者深矣。故结言‘只益鬓毛斑’,言雨之久而无已也。”(清吴乔《围炉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