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饮缘佳节,昌阳荐一卮。
儿咨射团事,妻诵赐衣诗。
懒检三闾传,争缠五彩丝。
平生几端午,随分作儿嬉。

端午即事

卯饮缘佳节,昌阳荐一卮。

儿咨射团事,妻诵赐衣诗。

懒检三闾传,争缠五彩丝。

平生几端午,随分作儿嬉。

注释

卯:卯时,古代时辰之一。

昌阳:太阳的别名。

三闾:传说中屈原的三个儿子的名字,这里指屈原的儿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端午节当天写下的即兴之作。诗中描绘了端午节当天家人欢聚一堂、享受节日欢乐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第一句“卯饮缘佳节”,描绘了端午节那天早晨家人一起饮酒庆祝的场景。这里的“卯饮”指的是早晨时分,而“缘佳节”则表达了对节日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第二句“昌阳荐一卮”,描述了诗人用昌阳酒来招待客人的情景。这里的“昌阳”指的是一种美酒,而“一卮”则表示酒的量不大,但足以表达敬意。

第三句“儿咨射团事”,描绘了孩子们在端午节当天玩耍射箭的情景。这里的“儿咨”指的是孩子们在玩耍时的欢声笑语,而“射团事”则表示孩子们正在玩射箭的游戏。

第四句“妻诵赐衣诗”,描绘了妻子在端午节当天为家人诵读赐衣诗的场景。这里的“妻诵”指的是妻子在朗读诗句,而“赐衣诗”则表示诗歌的内容是关于赐予衣物的。

第五句“懒检三闾传”,描绘了诗人在端午节当天没有去查阅《三闾赋》的情况。这里的“懒检”指的是诗人不想去查看书籍,而“三闾传”则是古代一部关于屈原的书籍。

第六句“争缠五彩丝”,描绘了端午节当天人们争相制作五彩丝线的情况。这里的“五彩丝”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而“争缠”则表示人们都在忙着制作这些丝线。

最后一句“平生几端午,随分作儿嬉”,总结了这首诗的主题。这里的“平生几端午”表示人生中有多少个端午节,而“随分作儿嬉”则表示无论有多少个端午节,人们都会像孩子一样尽情地玩耍和享受节日的快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当天家人欢聚一堂、享受节日欢乐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