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儒章句文胜质,鲁国衣冠实愧名。
但遣诗书长在眼,可令声利苦关情。
咄嗟苟饮有时办,梦想溪堂何日成。
舟泊寒沙卧明月,此期终欲与君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同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此题为“赏析”。

首联:汉儒章句文胜质,鲁国衣冠实愧名。

“章句”是经学中的训诂文字,指对儒家经典所作的注释或阐发;“文胜质”意即“文”胜过了“质”;“鲁国衣冠”指周代诸侯国的礼服制度,这里借以比喻自己的学问;“愧名”意即“自愧不如”。“汉儒章句文胜质”“鲁国衣冠实愧名”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当时文人的不满,也表现了自己不愿受拘束于形式束缚而追求自由精神的思想。

颔联:但遣诗书长在眼,可令声利苦关情。

“遣”意为任凭、随意;“长在眼”即常在心上,形容读书之勤;“声利”指名誉地位等身外之物。这两句说:只求诗书长留心,名利不能动情怀。诗人以“但遣”二字表明自己读书为乐,不图功名利禄,表现出他清高脱俗的性格。

颈联:咄嗟苟饮有时办,梦想溪堂何日成?

“咄嗟”意为“呵叱”,这里是慨叹之意;“苟饮”意即“随便地饮酒”;“梦想”意为“空想”,这两句说:偶尔放纵地饮酒也还容易办到,但要想梦见那溪边小屋却不知何日才能实现。

尾联:舟泊寒沙卧明月,此期终欲与君盟。

“寒沙”意即冷沙,这里指沙滩;“舟泊”意即船停泊;“明月”指月光,这两句写景中寓情:诗人停舟在冷沙之上,卧看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答案】

译文:

汉代儒生章句之学胜过实际学识,鲁国人讲究的礼帽和衣服实在比不上他们的名声。

只让诗书长在我眼里,名利却不能打动我的情怀。

偶尔放纵地饮酒也是容易办到的,但我梦寐以求的溪边小屋何时能建成?

我停船在寒冷的沙滩上卧看明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与你结成知己。

赏析:

《呈无逸兄》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是王绩寄给好友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八句话,分四段。第一段写儒生之学胜过实际学识,鲁国之人崇尚礼帽和衣服胜过名声,诗人对此表示不满。第二段写自己虽读诗书,但心中更看重的是名利,并不妨碍其享受生活。第三段诗人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偶尔放纵一下酒兴,但并非为了贪图享乐,而是希望能够与朋友结为知己。第四段写自己停舟冷沙之上,卧看明月,希望能早日实现与朋友结为知己的愿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