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牢愁更美新,贾生悲鵩在承尘。
忘怀久已栽萱草,行乐尤欣见玉人。
邂逅题诗聊可意,平生嗜酒岂忧贫。
明年剩作颠茫计,剧饮狂歌莫负春。
这首诗是何之忱用前韵示诗的复次韵之作。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 扬子牢愁更美新,贾生悲鵩在承尘。
- “扬子”指扬雄,古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感到忧愁。“牢愁更美新”意味着这种忧愁变得更加美好,可能是因为有了新的领悟或者心境的改变。“贾生”则是指西汉时期的贾谊,他在文帝时期被贬至长沙,后来因忧国忧民而抑郁而死,所以这里用他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哀怨之情。“悲鵩在承尘”中的“鵩”指的是一种鸟,通常用来比喻悲伤的人。“承尘”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结构,用来悬挂窗帘或帷幕,也用来比喻悲伤的场所。
- 忘怀久已栽萱草,行乐尤欣见玉人。
- “忘怀”表示忘记了过去的忧虑和烦恼。“萱草”是一种植物,古人常将其作为解忧的象征。“栽萱草”可能是指种植萱草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行乐”则是享受人生的乐趣,与“忘怀”相呼应,表示不再被过去的事情所困扰,而是积极地享受当下的生活。“尤欣见玉人”中的“玉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这里的“尤欣见”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喜悦。
- 邂逅题诗聊可意,平生嗜酒岂忧贫。
- “邂逅题诗”中的“邂逅”表示偶然相遇,可能是在一次不期而遇的情况下创作了一首诗。“聊可意”表示这首诗能够引起诗人的一些共鸣或满足感。“平生嗜酒岂忧贫”中的“嗜酒”表示喜欢饮酒,这里的“岂”表示否定的意思,即即使贫穷也不会因此而担忧。
- 明年剩作颠茫计,剧饮狂歌莫负春。
- “剩作颠茫计”中的“剩”表示剩余,可能是指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计划或安排。“颠茫”在这里可能是指迷茫或不确定的状态,也可能是表示生活的起伏和不定。“剧饮狂歌莫负春”中的“剧饮”和“狂歌”都表示放纵自己的行为,不受拘束地享受生活。最后的“莫负春”则表示要珍惜春天的时光,不要辜负这个美好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是何之忱对友人的回应之作,通过前韵的形式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忧愁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通过描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心态调整,诗人展现了自己的豁达和乐观。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