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不事事,枕簟信所便。
卧形先卧心,心静形晏然。
复壁非不完,加以甃石坚。
其如方寸乱,一夕尝屡迁。
荣宠萃一门,宁免百虑煎。
虽有水精屏,何由得安眠。
章叶踏谣娘,连臂在榻前。
何如山中人,编茅卧山巅。
白云宿檐间,对镜心自捐。
我亦遗垢氛,曲肱寄林泉。
兹庵倘寿我,一睡要经年。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壁寄情之作。全诗写自己隐居云卧庵的闲适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与鄙弃。前四句写自己的清高自持,不随俗流。后八句则写自己对荣华富贵的厌倦,以及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以问答形式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我闲居无所事事,枕簟随意安适。卧形先卧心,心静形晏然。复壁非不完,加以甃石坚。其如方寸乱,一夕尝屡迁。荣宠萃一门,宁免百虑煎。虽有水精屏,何由得安眠。章叶踏谣娘,连臂在榻前。何如山中人,编茅卧山巅。白云宿檐间,对镜心自捐。我亦遗垢氛,曲肱寄林泉。兹庵倘寿我,一睡要经年。 赏析:

首联点出诗人“不事事”的状态。颔联承上写心境,“卧形先卧心”即指心境安定才能身体安宁;“心静形晏然”则说心境平和,才能使身体得到真正的休息。颈联写云卧庵的设施,用“非完”、“加”二字突出了它的优点:结构完备,再加上精心的砌筑,就更显得完美无缺了。尾联用反问的语气表明自己对于荣华富贵的厌弃,也表达了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心情。

中间六句从正面描写自己对云卧庵的喜爱。“章叶踏谣娘”,写云卧庵内壁上刻有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里的“踏谣娘”;“连臂在榻前”写云卧庵内的床铺可以供人并肩而坐或手牵手地共枕同眠;“编茅卧山巅”,写在庵顶上编草为屋以避风雨的简陋住所;“白云宿檐间”,写庵内屋顶悬挂的白云,使人感到清凉宜人。

末两联用问答的形式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诗人首先以反问的方式表明自己对云卧庵的喜爱,然后以问答的形式来表达对云卧庵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