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杜陵布衾冷如铁,朝来米尽炊烟绝。偶然乘兴江上行,无奈被花恼不彻。
城南陋巷在江侯,读书蒲团生虮虱。吟成少陵七字诗,酷爱梅花似冰雪。
竹友道人端可嗤,颔髭如棘手如龟。从来口业洗未尽,醉吐狂辞歌木犀。
赏花自是少年事,出口未觉吾侪痴。我今束缚喙三尺,勿与世俗争妍媸。
空花遍世不碍眼,淡如云水老禅师。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展示诗句,然后翻译,再对关键词进行注释。最后是赏析。
第一句
诗句: 君不见杜陵布衾冷如铁,朝来米尽炊烟绝。
译文: 你看杜陵的贫寒生活,床上铺着薄薄的被子就像铁一样冷,早上煮饭用完了就没有了炊烟。
注释: “杜陵”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这里用来象征贫苦的生活环境。”布衾”是一种非常薄的被子,可以保暖但并不舒适。”朝来”表示早上。”米尽”意味着粮食吃完了。
第二句
诗句: 偶然乘兴江上行,无奈被花恼不彻。
译文: 偶尔心血来潮去江上走走行,却因为花太多而烦恼不已。
注释: “江上行”表示去江边散步。”恼”意为烦恼、困扰。
第三句
诗句: 城南陋巷在江侯,读书蒲团生虮虱。
译文: 城南那间简陋的巷子里住着一个读书人,他的蒲团上有虱子。
注释: “江侯”可能是江姓的人,这里指代江边的某个地方或人物。”城南”指的是城市的南部,这里特指江边的某处。”陋巷”是指简陋的小房子。”蒲团”是一种佛教徒用来打坐的垫子。”生虮虱”意思是长出虮(jie虱)来。
第四句
诗句: 吟成少陵七字诗,酷爱梅花似冰雪。
译文: 他吟成了杜甫的七言诗,非常喜爱梅花,就像它那样清冷高洁。
注释: “少陵”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七字诗”指的是一首由七个字组成的诗。”酷爱”的意思是非常喜欢。”梅花”是一种冬天开的花朵,这里比喻为高洁清冷的象征。
第五句
诗句: 竹友道人端可嗤,颔髭如棘手如龟。
译文: 那个叫竹友的和尚真是可笑,他胡须又硬又像乌龟又像龟甲。
注释: “竹友道人”可能是指在寺庙里修行的和尚。”可嗤”表示认为某人的行为可笑。”颔髭”是指下巴上的胡须。”棘手如龟”形容胡须硬得像龟甲一样。
第六句
诗句: 从来口业洗未尽,醉吐狂辞歌木犀。
译文: 他的嘴巴里的业力还没有洗干净,喝醉了就乱说话,唱起木犀(一种植物)的歌来。
注释: “口业”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因言语不当而积累的罪孽。”洗未尽”表示没有完全洗净。”醉吐狂辞”表示喝醉后说的话非常放肆。”木犀”是一种花卉的名称。
第七句
诗句: 赏花自是少年事,出口未觉吾侪痴。
译文: 赏花本来就是年轻人的事,我一开口就觉得我们这些老家伙太傻。
注释: “自是”表示本来就是。”吾侪”是指我们这些。”痴”在这里表示愚蠢或天真。
第八句
诗句: 我今束缚喙三尺,勿与世俗争妍媸。
译文: 我现在已经把嘴巴束缚在三尺之外,不要和世人争论美丑。
注释: “束缚”表示限制或约束。”喙”是指人的嘴巴。”三尺”在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中代表大约3尺的距离。”妍媸”在这里指美丽的和丑陋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是生活在贫困中的简朴生活,另一种是追求名利的生活——来表达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生活方式下的人们的言行举止,表达了对前者的赞赏和对后者的讽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