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翰眼中元亮,牧牛何处癯仙。
公择如今不泯,当家诸子俱贤。
【注释】
书李元亮真牧堂赋后:指苏轼写给李元亮的《真牧堂记》,其中“元亮真牧”是作者的号(真),故称“真牧堂”。“赋后”是指写这篇序之后。
挥翰眼中元亮:挥笔写下《真牧堂记》时,心中所想的是李元亮。
牧牛何处癯仙:意即牧牛何处?李元亮像一位仙人般地隐居。
公择如今不泯:指李公择在今天依然没有湮没。
当家诸子俱贤:指李元亮的儿子们都很贤明。
赏析: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李元亮为宋代名臣李纲之子,字元度,以隐逸著称。元丰六年(1083年)苏轼因上书论王安石新法被免职,流寓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期间与友人游赏,常登高赋诗,题李元亮的居宅为真牧堂。苏轼作此诗为李元亮作序。诗中先赞美李元亮隐居生活之高远,再赞扬其子孙皆贤良,表达了对李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