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注释】
张隐君:作者自指。学:学问。非儒果误身:儒家经典是“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总称,但儒学有“六艺”的局限,故谓“非儒”。识:了解。定:确定。希夷枕上春:希夷为唐玄宗的别名,这里代指自己。《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物以抒情,寄寓诗人的人生理想。全诗分作四组:第一组“触事无非学”,“非儒”,是说儒家经典固然博大精深,但亦有局限性;第二组“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是说诗人通过学习,能够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第三组“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希夷”是唐玄宗的别名,这里代指自己。第四组“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意思是说他所咏之“物”不仅有益于世,而且可以造福于民。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凝练自然,意境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