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行止莫非天,去国重来十七年。
学自孔颜期有是,道非尧舜敢陈前。
忧时正念梁瓯缺,视己当如赵璧全。
若得时清身不辱,尽教人道是登仙。

即席和丁夔帅

人生行止莫非天,去国重来十七年。

学自孔颜期有是,道非尧舜敢陈前。

忧时正念梁瓯缺,视己当如赵璧全。

若得时清身不辱,尽教人道是登仙。

注释与赏析:

  1. 人生行止莫非天:意味着人生的一切行动和选择都受命运的安排。
  2. 去国重来十七年:描述了诗人离开国家后长时间没有回来,已经十七年。
  3. 学自孔颜期有是:这里的“孔颜”指的是孔子和颜回,表示诗人希望自己能像这些古代圣贤一样有所作为。
  4. 道非尧舜敢陈前:虽然学者们常常推崇尧舜等古代圣君的治国之道,但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不敢妄自菲薄,认为自己的修为还不足以达到这样的高度。
  5. 忧时正念梁瓯缺:这里的“梁瓯”可能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诗人忧虑国家的安危。
  6. 视己当如赵璧全:赵璧是古代的一种玉器,被用作陪葬品。这里比喻自己应该保持完整无损,没有被玷污。
  7. 若得时清身不辱:如果能够遇到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自己的名誉就不会受到损害。
  8. 尽教人道是登仙:意思是让所有的人都认为我已经达到了仙人的境界,这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表达。

译文:

人生所有的行为都受制于天意,我离开国家已经十七载,如今归来。我的学问和德行都源自孔子和颜回,我希望能做到他们一样。虽然我不敢妄自菲薄,认为自己的修养还不够高,但我仍然关心国家的安危。我把自己看作是完整的玉石,没有受到污染。如果我能得到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我的声誉就不会遭受污点。我会让人们都认为我已达到了神仙的境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修养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谦逊和远见。通过自我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人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