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西雨又东晴,唤作阴晴雨不成。
朝睡着人浑未觉,鸣嘤枝上一声声。
译文:
一天西下的雨又转晴,唤作阴晴雨不成。
早晨睡着的人浑然不觉,枝头鸣叫的声音一声声。
注释:
- 袁都官:即唐代诗人袁滋,字子猷,号都官,晚年自署“清都先生”。他擅长写咏物诗,其诗清新淡雅,富有情趣。
- 一天西雨又东晴:形容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朗。
- 唤作阴晴雨不成:把这种变幻莫测的天气称为“阴晴雨”,但实际上它并没有真正下过雨。
- 朝睡着人浑未觉:早晨睡觉的人完全没有察觉这种变化。
- 枝上一声声:指树枝上的鸟鸣声此起彼伏,如同在诉说着什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首句“一天西雨又东晴”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多变性,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受。第二句“唤作阴晴雨不成”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即尽管有阴晴雨的变化,但它们并没有真正下过雨。这里的“阴晴雨”并非指真正的天气现象,而是诗人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使用的拟人手法。第三句“朝睡着人浑未觉”则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这种变化的漠视和淡然。最后一句“枝上一声声”则是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鸟儿鸣叫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袁滋作为一位咏物诗人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