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声砧杵霜满洲,高桅大舶行清秋。
长安白日误双鬓,故国青山明两眸。
前宵大江半归壑,来岁候虫已坏宅。
无踪天马常往还,不信人间有终屈。

诗句注释及赏析#### 第1节:雁声砧杵霜满洲,高桅大舶行清秋。

  • 雁声砧杵霜满洲:这里用“雁声”和“砧杵”,即北方常见的物品,来象征秋季的来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们思念家乡的时候。
  • 高桅大舶行清秋:描述了一个景象,一艘高大的船在秋天的江面上行驶。这艘船可能是侯成甫的船只,因为他即将回到故乡蜀地(今四川)。

第2节:长安白日误双鬓,故国青山明两眸。

  • 长安白日误双鬓:这句话反映了侯成甫对长安的怀念,他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年,但他的头发因为长时间在长安度过而变得白色。这暗示了他年轻时在长安的生活和他可能面临的艰难或压力。
  • 故国青山明两眸:这里的“故国”指的是侯成甫的故乡蜀地,他在这里看到了家乡的山。这里的“青山”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也可能象征着侯成甫对故乡的深情和回忆。

第3节:前宵大江半归壑,来岁候虫已坏宅。

  • 前宵大江半归壑:描述了侯成甫在夜晚看到的景象,江水一半流入山谷。这可能是他离开后,家乡的景色发生的变化。
  • 来岁候虫已坏宅: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心未来的日子会因为某种原因变得不好。这里的“候虫”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他的孤独。

第4节:无踪天马常往还,不信人间有终屈。

  • 无踪天马常往还:这句诗表达了侯成甫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他认为像天马这样的神物会继续自由来往,不受拘束。这里可能也反映了他的自信或对未来的信心。
  • 不信人间有终屈:这句话表达了侯成甫的坚韧不拔。他不相信人间会有真正的失败或挫折,即使面对困难,他也会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应该保持坚定和自信。

译文

雁声砧杵霜满洲,高桅大舶行清秋。
长安白日误双鬓,故国青山明两眸。
前宵大江半归壑,来岁候虫已坏宅。
无踪天马常往还,不信人间有终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侯成甫即将离开故乡蜀地的情景进行了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雁声砧杵霜满洲”、“高桅大舶行清秋”,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最后,通过对“无踪天马常往还,不信人间有终屈”的引用,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正能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