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雁怀归芦叶秋,离鸾感照菱花羞。五更呼儿拭残泪,淹速有命吾归休。
殿头三拜疏,去意浩莫收。内前宣辞赐颜色,外间祖帐如云稠。
往年长安道,笑谈取公侯。白璧抵山车断流,黄金牣屋花满楼。
万钉围腰笏头带,廷绅啧啧悬两眸。吁嗟此何物,白尽人间头。
二十年重来,见此勇退杨泸州。平生志气未肯倾,卷怀归洗岷峨愁。
我往送之门,感事增百忧。匆匆别公上车去,怕鬼见笑君奚留。

【译文】

断雁怀归芦叶秋,离鸾感照菱花羞。五更呼儿拭残泪,淹速有命吾归休。

殿头三拜疏,去意浩莫收。内前宣辞赐颜色,外间祖帐如云稠。

往年长安道,笑谈取公侯。白璧抵山车断流,黄金牣屋花满楼。

万钉围腰笏头带,廷绅啧啧悬两眸。吁嗟此何物,白尽人间头。

二十年重来,见此勇退杨泸州。平生志气未肯倾,卷怀归洗岷峨愁。

我往送之门,感事增百忧。匆匆别公上车去,怕鬼见笑君奚留。

【注释】

①《送杨尚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作者为杨尚书饯行的情景。②断雁:即孤雁,这里代指离别的情人或友人。③“离鸾”句:言鸾鸟离开时对镜顾影而羞。④五更: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五段,每段叫一个”更”,所以称五更;”呼儿”指呼唤儿子。⑤“淹速”句:言杨尚书被任用,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不能改变。⑥殿头:唐人官服的冠帽,这里指杨尚书的官职。⑦三拜:古代官员上朝拜见皇帝时,先拜,再拜,最后拜。⑧“去意”句:说杨尚书离开朝廷时心灰意冷,毫无留恋之情。⑨“白尽”句:言杨尚书虽位极人臣,但已白发苍苍。⑩“二十年”句:言杨尚书从长安归来已经二十余年。⑪“见此”句:言杨尚书现在虽然退职闲居,但他仍保持着豪侠之气和不屈的志节。⑫“卷怀”句:言自己将带着满怀的忧愁回到家乡去。⑬“我往”句:言自己前去送别杨尚书,心中充满了忧虑。⑭“见事”句:言看到杨尚书离去时,自己内心忧虑重重。⑮“匆匆”句:言急忙地送别杨尚书,生怕他在车上笑话自己。⑯“奈何”句:言无可奈何,只好随他走了。⑰“白尽”句:白首,头发变白。⑱“岷峨”二句:岷峨二山在今四川一带,此处指故乡岷州(今甘肃岷县)。⑲“白璧”句:言杨尚书的功绩如同天上的明月一样,使大地山河都为之失色。⑳“黄金”句:言杨尚书的家财富可敌国,使得满城的人都为他的富有而惊叹。㉑“万钉”句:言杨尚书的官服腰带上镶满了珍珠宝石,光彩夺目。㈥“廷绅”句:言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都对杨尚书的离去感到惋惜和遗憾。㉕吁嗟:叹息。㉖此何物:此是什么,这里指杨尚书的豪放不羁的性格。

【赏析】

李白的这首诗写于天宝六年(747),当时他被排挤出长安,赋闲在家,与杨玉真结婚后,两人经常一起游赏名山大川,过着优游自适的生活。此诗是李白在临行之际赠给友人的。

第一联:“断雁怀归芦叶秋,离鸾感照菱花羞”,这是写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秋天是一年之中最易触动人心的季节,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使人倍感凄凉和孤独。而此时正是秋天,所以这里的秋天也显得分外凄凉。“断雁”一词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秋日里大雁南飞的景象。而“怀归”则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芦叶秋”、“菱花羞”分别写出了秋天的景致和自己的情感。“离鸾”则是借用了典故,表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感照”则是指自己因为离别而产生的伤感之情。“菱花羞”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第二联:“五更呼儿拭残泪,淹速有命吾归休”,这两句是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五更”则是指深夜时分,这个时候最容易让人产生感伤的情绪。而“呼儿拭残泪”则表现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哀之情,泪水早已滴干了,但心中的悲伤却仍然无法平息。“淹速有命”则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接受的态度,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而“吾归休”则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第三联:“殿头三拜疏,去意浩莫收”,“殿头三拜疏”则是说自己在告别杨尚书时的心情和行为。“去意浩莫收”则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情。“浩莫收”则表现出了离别时的不舍和悲伤之情,难以收回。

第四联:“内前宣辞赐颜色,外间祖帐如云稠”,这两句是写杨尚书离开朝廷时的情景。“内前宣辞”指的是杨尚书在朝廷内部向皇帝辞行的情景。“赐颜色”则是指皇帝赐给杨尚书的颜色以表安慰。“外间祖帐如云稠”则是说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都来为杨尚书送行,场面十分壮观。“如云稠”则形容了送行的官员人数众多,场面盛大。

第五联:“往年长安道,笑谈取公侯”,“往年长安道”则是指过去在长安城的日子。“笑谈取公侯”则表示在过去的日子里,自己曾经以豪迈的气概和潇洒的个性赢得过许多人的敬仰和赞赏。“白壁抵山车断流,黄金牣屋花满楼”,这两句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自己过去的富贵生活。“白壁抵山车断流”,则形容了自己的财富之巨和权势之大;“黄金牣屋花满楼”则形容了自己家中的繁华景象以及所受到的人们的羡慕和赞誉。

第六联:“万钉围腰笏头带,廷绅啧啧悬两眸”,这两句是写杨尚书离开朝廷时的情形。“万钉围腰笏头带”则形容了杨尚书的官服腰带上镶嵌着无数珍珠宝石的样子,十分华丽;“廷绅啧啧悬两眸”则形容了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们对杨尚书离去时的惋惜和遗憾之情。“啧啧”则表现了官员们的议论声和感叹声。

第七联:“吁嗟此何物,白尽人间头”,这两句是说杨尚书的豪放不羁的性格已经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而他也因此而白了头。

第八联:“二十年重来,见此勇退杨泸州”,“二十年重来”则表示自己时隔多年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感慨万千;“见此勇退杨泸州”则表示自己在看到杨尚书如此英勇地离开京城时,深感敬佩。“平生志气未肯倾”则是说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志向和决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第九联:“卷怀归洗岷峨愁”,这两句是说自己怀着归家的心情准备离开这里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忧愁。“卷怀”则是指收起心中的忧虑和烦恼。“洗岷峨愁”则是说要洗去心中的忧愁和痛苦。

第十联:“我往送之门,感事增百忧”,这两句是说自己将要出门送别杨尚书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担忧。“感事增百忧”则是说由于即将与杨尚书分别而感到更加忧虑和担心。

第十一联:“匆匆别公上车去,怕鬼见笑君奚留”,“匆匆”表示自己匆忙地告别杨尚书上车离去,不想让其他人看见;“怕鬼见笑”则是说自己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的无能;“君奚留”则是表示自己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

第十二联:“我往送之门,感事增百忧”,“我往送之门”则是说自己将要出门送别杨尚书的时候;“感事增百忧”则是说自己因为将要与杨尚书分别而感到更加忧虑和担忧;“无因去得快”则是表示自己无法快速地离去以减轻自己的忧虑;“怕鬼见笑君奚留”则是说自己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的无能;“恐作负乘驱”则是表示自己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个职位;“何惜相逐去”则是表示希望自己能够跟随杨尚书而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