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中无常期,月望无常历。
况于月之房,岁十有二集。
云胡三五夜,赏玩著今昔。
我观魏晋前,未有娱此夕。
岂由夕月礼,承讹变淫液。
天行至东北,阳升乃朝日。
日月向南来,三务趋朔易。
则于阴之反,顺时报阴魄。
古人敬天运,随处察消息。
俗学踵谬迷,更以儗科级。
广寒八万户,桂树五千尺。
文人同一辞,祇以惊俗客。
墨墨数百年,月如有冤色。
为作反骚吟,聊以补载籍。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中秋节的月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我们来看第一句“秋中无常期,月望无常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秋天的日子没有固定的时间,月亮的盈亏也没有固定的历法。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中秋节的一种象征意义。
第二句“况于月之房,岁十有二集”。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月亮在夜空中的运行轨迹像房屋一样,一年中有十二次的盈亏。这也是对月亮的一种形象化描述。
第三句“云胡三五夜,赏玩著今昔。我观魏晋前,未有娱此夕。岂由夕月礼,承讹变淫液”。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为什么只有在这特定的几个夜晚,人们才能享受到赏月的乐趣呢?在古时候,人们并没有这样的娱乐方式。难道是因为晚上的月光礼仪,或者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变化导致现在有了这样的娱乐方式吗?
第四句“天行至东北,阳升乃朝日。日月向南来,三务趋朔易。则于阴之反,顺时报阴魄。古人敬天运,随处察消息。”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就是农历的初一,这就是所谓的“朔日”。而月亮是从南方来的,所以农历每月的十五日会有一次月亮的盈亏,这就是所谓的“望”。
第五句“古人敬天运,随处察消息。俗学踵谬迷,更以儗科级。”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古人尊敬自然规律,他们会观察自然的变化,了解天气的消息。但现在的人们却只是跟着错误的方法走,用一些荒谬的事情来比喻科名等级。
第六句“广寒八万户,桂树五千尺。文人同一辞,祇以惊俗客。”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嫦娥住的地方有八户人家,桂树高达五千尺。文人们都会写关于月亮的文章,但却只是为了给那些俗人看看,让他们感到惊奇而已。
整首诗通过赞美中秋节的月亮,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