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砌疏畦送晚春,水流山静见闲身。
行吟散去风光好,熟睡醒来雨气新。
木笔岂非浓意态,石楠终是淡精神。
莺声圆处鹃声急,景物要之不负人。

晚春

幽静的台阶上,稀疏的畦田里送走了晚春;水流山静,看见我闲适的身影。

行吟散去,风光好;熟睡醒来,雨气新。

木笔岂非浓意态?石楠终是淡精神。

莺声圆处,鹃声急,景物要之不负人。

注释:

  1. 幽静的台阶:幽静:安静、寂静。台阶:供人们上下走的石阶。
  2. 稀蔬畦:疏蔬畦:稀疏的菜地。
  3. 水流山静:水流、山静,指景色宁静。
  4. 闲身:闲适、安闲的身体。
  5. 风韵:风韵:风度和神采。
  6. 意态:情致神态。
  7. 石楠:一种树名。淡精神:清雅超脱的精神。
  8. 莺声圆处:莺声,指春天的鸟鸣声,圆处,指声音圆润而悠扬的地方。
  9. 鹃声急:杜鹃声急促,这里借指悲苦的声音。
  10. 景物:自然景物。要之:总之、总的来说。负人:辜负他人。
    赏析:
    《晚春》这首诗是诗人在晚春时节对景物的观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首句描绘了晚春时分,幽静的台阶上稀疏的畦田里,水流动着,山静默着,仿佛看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身影。第二句描绘了诗人行吟时,风景美好,心情愉悦。第三句描绘了诗人熟睡醒来后,感受到雨后的新鲜气息。第四句以木笔与石楠为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最后两句描绘了莺鸟的歌声与杜鹃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他希望这些美景不要辜负了人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