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景阴阳长短宵,天回星纪又玄枵。
霜寒草野真无恶,雨湿禾场正不聊。
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销。
私家一饱官何恤,寂寂闲中岁月飘。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所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平声韵。前四句为写景,后四句为抒情。

次韵昌甫所寄:这是苏轼对好友陈师道所作《次韵答李公择》一诗的回应,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诗歌的赞赏。

催景阴阳长短宵,天回星纪又玄枵。
霜寒草野真无恶,雨湿禾场正不聊。
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销。
私家一饱官何恤,寂寂闲中岁月飘。

【注释】

  1. 催景阴阳长短宵:催促着日月交替,从夜晚到早晨。
  2. 天回星纪又玄枵:天空回旋,星辰运行,时间又开始了新的循环。
  3. 霜寒草野真无恶:霜冷的草地,野外的草木,都是自然之物,没有邪恶的东西。
  4. 雨湿禾场正不聊:雨后的禾场上的水迹还没有干涸,意味着农事尚未结束。
  5. 薄晚固宜山色远:傍晚时分,远处的山色更加显得幽远。
  6. 经冬犹未水痕销:经过冬天,水的痕迹还没有消失。这里的“水痕”指的是积雪。
  7. 私家一饱官何恤:为了个人的生活,我不在乎官职上的得失。
  8. 寂寂闲中岁月飘:在寂静的闲暇时光中,岁月悄然流逝。这里的“寂寞”与前文的“私家一饱”相呼应,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好友陈师道所作《次韵答李公择》一诗的回应,表达了他对其诗歌的赞赏和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首联“催景阴阳长短宵,天回星纪又玄枵。”描绘了夜空中的星象,以及时间的流逝。这里,“阴阳”、“长短”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景象,而“星纪”则暗示了时间的轮回和宇宙的无限。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颔联“霜寒草野真无恶,雨湿禾场正不聊。”“霜寒草野”和“雨湿禾场”分别描写了自然界的不同景象,但都透露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气息。“真无恶”和“正不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欣赏和内心的满足。

颈联“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消。”“薄晚”和“经冬”分别描绘了傍晚和冬天的情景,而“山色远”和“水痕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景象的观察和感受。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自然界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和美态。

尾联“私家一饱官何恤,寂寂闲中岁月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淡然。这里的“私家一饱”意味着诗人为了个人的生活而努力,而“官何恤”则表达了他对官职得失的看法。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闲暇时光中,岁月悄然流逝的美好情景。这里的“寂寂”和“岁月飘”都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时间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